武学兵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没有回答他。车子快速地沿着煤车走的方向驶过去。
又走了大概将近一个小时,他们才到达了一个煤矿的地方,根据拉煤司机的指点,他们把车开到了一栋偌大的五层大楼前,大楼的门前挂着几个牌子,其中一个最大的牌子上面白底黑字写着“漓源地区第三煤矿”。
“看起来,这是漓源三矿。”武学兵说。
“这都快黑了,办公大楼的人都在陆续下班,我们该找谁去?”武小刚一脸茫然地说。
“都下班了,我们先住下再说。”武学兵说。
这时,忽然有人敲了几下武小刚那边的车窗玻璃。武小刚轻轻摇下玻璃,那人高声向他们喊道:“把车开出去!都下班了,停在这里做啥!”看起来是一个看门守院的老头。
“好。”武学兵说着,又打着了引擎。
“大爷,附近哪里有招待所?”武小刚趁机问。
“这里没有,出门一直朝西走,二里地之外有。”老头不耐烦地操着一口地道的漓源话说。
“没有想到这么有钱的地方竟然这么荒凉,黑乎乎的除了煤尘什么都没有!”小刚失落地说。
不过,当他们的车渐渐接近门卫师傅指给的地方时,心里洞然开朗,随着越来越多的小饭店的出现,在一条并不宽敞的街道上,行人逐渐多起来,正赶上下班和放学的高峰,汽车简直无法开进里面。
看起来这里才是煤矿职工家属的生活区,比起冯阳县城要繁华的多。
他们正准备下车问路,武小刚眼尖,一眼就瞧见了左边不远处的“三矿招待所”,五个大字高高地被明亮的灯泡围绕着,十分显眼,看上去招待所是个四层楼房。
当夜无话,胡乱吃了点身上带着的干粮,一觉睡到了天亮,两个人连忙开车赶到了办公大楼里,上班的人陆陆续续才来。
一问知道是事务科管食堂采购。
事务科里坐着三个人,在里角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在看报纸,另外两个是女的,一个有五十多岁,可能是赶路的缘由,正在那里呼着粗气,另一个年龄就是二十开外,提着水桶和拖布走了出去。
“您好,请问,矿上需要土豆吗?”武学兵尽量放低声音,看着那个看报纸的中年人问。
只见那人抬了一下眼皮,眼珠子没有离开那份陈旧的报纸:“不要。”看起来他就是主事的。
“哥,我们这可是上好湾地种出来的土豆,都是发绵的品种。”武学兵满脸堆笑地说,接着扭回身子,武小刚在后面连忙把装土豆的包子递给武学兵。
武学兵把包子接过来放在地上,把包子口打开。
那人也不由自主地把眼光从报纸上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