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一十二、投降不杀(2 / 2)江风语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原来此人,便是跟东王杨秀清同岁的,东王杨秀清他的亲叔叔。

嗯,这人可是个出了名的惹事精,太平天国很多内部矛盾,都是他这虫二中年惹出来的然后,还继续反反复复地,来回瞎鼓捣,彻底给弄激化的嗯,他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我大天国版的,猴子请来的逗比!

一天,他闲得蛋疼,坐轿游街时燕王秦日纲的马夫,没有按礼节回避于是,他得着理了,指使手下人,当街抽了那马夫400鞭子。完了,还觉得不解气,把人押到黄玉昆那里,还要黄玉昆继续下令,当众打那马夫的板子。

这种事情,本来就可大可小的而且,你已经把人家,打得只剩半条命了人家动都动不了了,你老兄这口气,也该出了吧,也该顺过来了吧?

还没完没了的,你还要闹哪样?就这点事,难道非得把人家宰了,把人头挂城门口示众?

黄玉昆自然没法答应,就是俺们大天国,再怎么草台班子,也是有一定法度的呀,讲个量刑适当、程序正义啊再者说了,这刑部也不是你杨家开的呀,你要咋样就咋样?你要打板子,我就得打板子呀?

黄玉昆也就没理他,不哼不哈地,把杨家叔叔送出去并让人把气若游丝的马夫,抬到郎中那里,给上点药,看看能不能救回来。

好嘛,杨秀清这个同庚的叔叔,这下子不干了,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也不得了了,一路嚎啕而去,就回去找杨秀清哭诉。

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东王说:秀清啊,真没脸啦,人家真不把你当回事啊,你叔叔都让人活活欺负死啦!嗯,还是别在这天京混了,咱们回金田老家,继续种山烧炭去吧!

于是乎,黄玉昆摊上大事了东王火从心头起,怒从胆边生拍案而起,一脚踩翻了在边上,还想劝说两句的属官着人把他和秦日纲一起,抓到东王府,不问青红皂白,每人打了三百板子然后,还气愤难平,下令革去黄玉昆的侯爵和丞相职务,降为普通伍卒甚至,还想到要继续加重处罚。

一把年纪了,被当众脱光了,没轻没重地、没皮没脸地打了一顿屁股黄玉昆自觉无过失而受重罚,愤然投水自杀但是没有成功,被旁人七手八脚地捞上来了。另一个时空,众人杀杨秀清时,秦日纲也是主要参与人物之一估计与这些平时狗屁倒灶的七事八事的,落下积怨,早就火在心头了不能不说,与杨秀清家人,不会做人,很有些关系。人家秦日纲也不是一般人的,在太平天国永安建制时,人家就是天官正丞相,为百官之首位次排名,还比胡以晃稍稍靠前一些。

石达开脾气修养不错,还是很会做人的,也能屈能伸即使私下里,对这事已经很是看不过眼了但表面上还是平心静气地,亲自出面了,客客气气地,向东王及东王那个劳什子小叔叔,亲自赔礼道歉也向杨秀清求情,这才让黄玉昆免遭流放之苦。后来,过几天,等杨秀清气消了以后,又出面好言说合。不久后,黄玉昆还是官复复职了只是原来的侯爵封号,已经给了别人了,只得改封衙天侯,仍然掌管太平天国刑部事务。

经过这件事,石达开似乎已经感觉到,天京越来越不好呆、没法呆了很容易就莫名其妙地卷入是是非非,招来杀身横祸。所以,这件“马夫风波”之后没多久,他就带着黄玉昆去了江西让黄玉昆他在外统兵,别回天京那个是非之地,这样比较安全一些。

黄玉昆毕竟是人嘛,多计谋,会打仗他还在江西亲自监铸铁炮,造出来的大炮,质量非常好,还非常有名气的。嗯,黄玉昆从此之后,就在女婿手下做事了当然还是方面大员,是女婿石达开的左膀右臂,翼王系的第一干将。

这一次,兵进浙江,黄玉昆就是以大军副帅的身份,跟出来的。石达开需要黄玉昆,钉在胡以晃军中,保证自己对这一支军队的实际控制。当然,东王也没闲着,他也有自己的考量、盘算他也派来了原来杨辅清手下的潘起亮潘小镜子,作为随军监督执法队打的小算盘,也是一样一样的。

呵呵,现在的胡以晃,已经不是当年,轻松就被别人套路了的虫二公子哥了这几年,江湖拼杀下来很多事情,再不明白,都被残酷冰冷的现实,逼着想明白了。

所以,他和罗大纲两人,一哼一哈,一唱一和的先是让黄玉昆做守杭州的主将,他们俩都梯次领兵南下了胡以晃占了绍兴,罗大纲占了宁波。然后,还顺手把潘起亮支到温州去了嗯,守温州,也不见得是什么好活,当地人多地少、山区贫穷、民风剽悍不说,也是顶在预防福建方面反攻的第一线呐。

卫国军到达的第三天上午,九月一号,是既定的开始攻城的日子不过,今天的作战目标,还只是清理城外营垒嗯,即使在杭州,太平军的营垒,修得没有天京城那么夸张、那么疯狂但也是有粗粗的三道防线。

当然,估计有个大半天,就能把他清理完毕,问题不是太大真正的攻城战,清理城头大炮和防御工事要到明天了,二号才能正式开始。

也许,是卫国军的宣传攻势,起到了一定效果从卫国军在外围扎营开始,陆续就有跑过来投诚的其中,好几个还是黄玉昆派出来的信使他们出城后,直接就跑到卫国军营地来,上门投降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幸运地,从包围网里钻出去然后,还能顺利地,找条船过江与其被抓到了审讯时,被打个半死,不如带着信件先痛快投降吧。

嗯,黄玉昆光想到信使要挑识水性的本地人,这样容易蒙混过关,也熟悉本地地形,可以走偏僻小路。

可是,他忘了一条很关键的东西本地人,被裹挟的时间太短,洗脑还不充分对红毛大仙的敬仰之情,还远远做不到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大多数人,都是贪生怕死、见风使舵的墙头草的。逮着机会了,投降跳反比当初皈依红毛大仙教,还要利索几分。

何卓人晚上,过来给杨孟晗汇报最新的战场形势杨孟晗索性叫上袁翔甫,几个人在秋日晚霞里,顺着苏堤溜达起来。

袁翔甫:嗯,还是稍晚了几天,把日头错过了不然的话,杭州西湖,八月十五的平湖秋月,真真是美不胜收啊。嗯,白天看八月十五大潮,也是蔚为壮观的!

何卓人:听说啊,要是想把杭州每一个美景,都细细体味、欣赏一遍那就干脆想想办法,来当一任这个杭州知府这样,一任做下来,三年五载过去,肯定就不留任何遗憾了。

杨孟晗:嗨,那用那么复杂,以后两地交通,肯定更加方便,来来去去的很容易的想来抬腿就来呗,小住几日就是。嗯,卓人,萧山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何卓人:幼鸣,这就是我今晚,特意过来,要跟你说的黄玉昆,这几天,派出去的信使不少,一拨又一拨的有不少,直接就来我们军营投诚了也有不少,被我们巡逻队和哨兵发现了,或是被各地民团发现了、逮着了。嗯,我不能保证,有没有漏网之鱼,蒙混过关,过江报信去了。但让我觉得非常奇怪的事情是,南面到现在为止,没有向这边,派出一个信使。我们在岸边,一路都布了许多明暗哨的他们一到江心,我们就能发现,上岸想逃过我们的盯梢,是难上加难的。可是,胡以晃在萧山,好像对这边,问都不问,什么都看不见。幼鸣,这似乎,与常理不合,有点讲不过去吧不管怎么讲,哪怕是假模假式的,样子总要做一下吧?

杨孟晗:呵呵,也是吭,怎么会这样子呢?是有点于理不合,不合常理呀想当年,这位就为了出口恶气,就毁家舍业当土匪的胡二公子怎么关键时刻,立场又不坚定了涅?缩在萧山大营,老神在在地做壁上观,遮是要闹哪样?你胡二公子要是这么干,这不是麻子,是坑人呐!而且,还是损人不利已唉,这是何苦来哉?嗯,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呐?

三个人相视一笑,这胡二公子,唱的是哪一出啊?

这还真有点,令人难以琢磨,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