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晗:蔚樵,我们在山东全面赈灾,是不现实的。一是可能会引起四九城的风言风语二是,山东有大几千万人口,谁也没有那个能力,喂饱他们。现在,只能是,把家中无粮的,全部疏导出来。所以,在山东,救灾策略粮食运进去,只是辅助手段很多老百姓实际上是身无分文的,有粮他也买不起人口运出来,才是重中之重。
凌蔚樵:回来之前,凤鸣总督也跟我说了在胶澳港,等我们准备好了大夏公司与新东方洋行,就会开通直达南洋的移民航班调拨的官方运力,一年也能拉个小两百万人。嗯,大夏国反正,现在空地还多得很,东面的更多启德港和坤甸港,对工人的需求也大移民过去了,不怕没活路的。
嗯,二百万人这个年运输量,听起来数字已经很大了甚至都达到了去年大夏国,全年官方的运输量了但是,对于山东需要移民的人口总数来说,还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了还要保证两江的移民运输呐,也不可能只管山东一省呀。
嗯,想再增加移民数量,只能发动民间的力量,甚至是外国洋行的运输力量了嗯,多头想办法了,能送走多少是多少。
袁翔甫沉吟了一下,问道:幼鸣,我们在山东,现在,加上李渐甫的后勤支队有两支互不统属的军队。嗯,需要建立统一指挥的防区联合司令部吧?
杨孟晗想想,点点头,说道:嗯,这还是需要的,翔甫兄想的周到。前期,如果蔚樵在山东,山东防区司令就由你凌蔚樵来担任,李渐甫为副司令。如果你回来了,就让李渐甫做防区司令。嗯,蔚樵,你也不可能在山东呆得太久,也要兼顾其他几省的治安巡防事宜安徽、江苏的巡防支队建设,也不能耽搁了。还有就是,现在也要着手筹建浙江巡防支队这个支队,在秋季,要跟着主力部队一起行动的负责接管主力部队光复地区的日常治安。
凌蔚樵拿着笔记本,把杨孟晗、袁翔甫交代的事情,一一记下听着就是一大堆事情呐,千头万绪的巡防纵队的架构,这么一说,看起来可不小嗯,比师级部队可大不少甚至将来,比一般的军级编制,还要大一丢丢呐。
怪不得昨晚,伯祖公瑞臻公和启德老弟都替他高兴呐。
老太公还为此,多喝了好几杯。启德幼樵、启珙蔚樵两个人,自来卫国军后,抓的机会都挺好,升职很快,现在都是将军了。现在,海军和巡防纵队,都升编在即,军衔再涨一级,并不遥远了定远凌家,眼看着,就发达起来了。
凌蔚樵:军座,我们在山东,要不要主动配合济南大营朝庭官兵,好好摆开车马,打几场大战,把太平军从山东赶出去涅?
呵呵,凌蔚樵野心还不小呐,求战欲还挺强的。
杨孟晗考虑了一下:蔚樵,永远不要小瞧你的敌人太平军也没你想得,那么容易击败。济南大营朝庭官兵的战力,你也不要抱太大期望。我们现在,战略重心,还是在浙江和江西南面不靖,是无力在北面,发动大的攻势的。兵力投入少了,长毛跟你绕圈子跑,一旦抽冷子,钻到咱们后方来,那就更加坏菜了。
呵呵,长毛现在也算积年老匪了,打仗可刁滑得很前期,曾国藩的湘军,每次打仗,往往都是先胜后败。不是一不小心,被人抄了后路,前后夹击就是因为战线过长,被人分割包围,首尾不能兼顾最后全盘崩溃,大败亏输。
剃头大人好几次,气得用跳水自杀,来纾解心中郁结。
嗯,最后,他老人家还是学乖了,不再猛打猛冲炒起向军门的冷饭,师从向老大人的故技踏踏实实地,玩起了“结硬寨、打呆仗”不管你太平军玩什么花活,卖什么破绽,我自岿然不动,我行我素,我打我的。
才一步一步,靠着长毛无法比拟、无法企及的后勤优势,花了好几年功夫,一点一点地把长毛,生生给耗死了。
袁翔甫:蔚樵,长毛其势已成,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扑灭的了切不可以心焦气躁,还是站稳脚跟,扎紧篱笆,一步一步来吧。
杨孟晗:蔚樵,山东之战,要按照军参谋部的统一战略指导要求,来部署行动擅自行动,是不允许的。对防区内的小股匪乱,当然要毫不留手,穷追猛打。但防区外的,可以比照陈睿霆的短促突击的打法战术目的,就是把敌人撵远一点,建立战略缓冲区,不给他们靠近偷袭的机会。
袁翔甫:我军的战术策略很明确,不动则已,一动绝不让长毛有喘口气的机会要么跑路,要么乖乖做阶下之囚。撵着兔子满山跑,这样的仗,我们是不打的自己累出毛病来不说,说不定还让长毛,抽冷子给我们挖个大坑。
凌蔚樵:军座、袁部长,我军有地方团练援助计划,这个策略是什么?怎么把握分寸?
袁翔甫:唔,蔚樵,我军的总体策略,是宁缺毋滥毕竟,我们的粮饷,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也不是散财童子。前期,不妨采取支取运输劳务费的形式嗯,帮助护送运输多少粮食,支取多少酬劳当然,我们可以大方点,直接折价给粮食。放心吧,在山东,愿意干的人,一招一大把。再后面,合作多次后,觉得靠谱的,就每月给一个固定数量的粮食让他们正式入围我们的合作团队名单,跟着打下手。
凌幼樵大致是听明白了,卫国军的战略,其实不复杂就是抓住太平军的软肋,不跟你打,你一拳我一脚的牛皮仗你占得地盘里的粮食,总有吃光的时候。要打,就集中兵力,打得你无法还手。长围缓攻,是卫国军对付流寇打仗的不二法门。
嗯,杨孟晗打仗的思路,其实也是抄袭向军门,以及剃头大师后来的稳打稳扎的作战风格的。只不过是,有了大夏国的粮饷,有了现代工业体系的武器系统,作战手段变化了,加上后勤现代化革新,搞成了升级版的而已。
说穿了,还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而已。
长时间的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比拼的就是综合实力计谋与战术,还是摆在次要位置的。
嗯,还是那句话,还是那个理如果计谋能够杀死大象,还要火枪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