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编制升级
凌幼樵这一次东征之战,连收官都非常完美;和倭人签订了《鹿儿岛条约》,确定了琉球王国的永久独立地位;并把岛津藩控制的奄美诸岛,归还给琉球王国。
条约里,也让倭人承认对马岛主权永久属于朝鲜;同时,划定了对马海峡中心线,为两国分界线。
这还是第一次国际争议海域,用这种办法划分;再后来,慢慢成为国际惯例。
岛津藩都被翻得底朝天了,幕府最后还得捏着鼻子,垫出一百万两白银,作为岛津藩的战败赔款;好说歹说,陪了不少笑脸,才把这帮瘟神送走。
朝鲜人拿着三十万两白银,欢天喜地地回家了;越南人也赚了十万两。嗯,这些还不算战场缴获的分红分脏。
那到底是多少呐?
啊哟,侬怎地噶勿晓事汕,滴个是要保密滴啦!
就在大家大口吃肉、大秤分金分银子的时候,好像忘记这件事的苦主了;是不是这些银子都该还给琉球王国,这样做,才更符合国际道义,是不是捏?
可就是没人提这个话头,连章长友这样的厚道人,也一个字都没提。
琉球人光顾着在沙滩上,开篝火晚会,庆祝国家新生了;银子那点事,全国上下也忘得死死的......
凌幼樵在家休息两天后,就带着艾伦.盖尔,来办公室找杨孟晗;显然,东征之战的完胜大捷,让凌幼樵更加神采飞扬。
杨孟晗:幼樵兄,龚逸夫他们的造船厂,第一艘军舰,什么时候能下水呀?
凌幼樵:估计最快也是明年春节前后的事,甚至还要更晚些;主要是新型发动机研制,耽误了点时间;今年肯定是加入不了编队了。
杨孟晗:研发是个长期投入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的;主要是,我们现在自身的研发队伍,力量太薄弱了。
凌幼樵:虽然龚逸夫先生、丁淑原先生,四处收罗人手,网罗人才,到现在,军事工程学院学员也才一百多,不到两百人;分到各个专业方向,人手就显得更少了;而且,人员还良莠不齐,很多人文化底子和数理化底子,都不太好;龚先生说过,很多人将来只能当技术工人用,当工程师还是很勉强的。
杨孟晗笑笑:技术积累,没有一两代人的不懈努力,是不可能走到一定高度的;这个,急是没用的,只能慢慢来;只有等到中学教育普及了,好苗子才会多起来。从这一点讲,儒学独大,危害真的是方方面面的,不是一下子能够扭转得过来的。
凌幼樵:如果停止科举,读书人就会读新学了;或者,科举改革,考新学,这样新学就很容易起来了。
杨孟晗摇摇头:新学一起,犬儒理学必衰,满清龙庭就晃荡了;满人没那么傻的,只会千方百计地压制新学;尽管未来怎么压制还会是压制不住,但且压一天是一天;多压一天,旗大爷们的好日子就多一天嘛。呵呵,不过,现在好在有大夏国,他们的新式教育,最多十几年,就全面赶上来了;倒也不指着,非要在国内这棵树上吊死;嗯,现在,沪上加上周边几个州县,能培养多少是多少吧。
是的,中国开国比倭国还早二三十年呐,就是我们开始搞洋务运动的时候,倭人还没有明治维新呐;为什么二十年不到,就让人家超越了?
另一个时空,甲午之后,就有人解释,说是你中国人汉人人种不行,想方设法矮化汉人。一如犬儒们,天天歌颂所有的满清皇帝都是英明神武的,比汉人会做皇帝多了!
呵呵,尔等犬儒敢像明朝狂生们,指点一下江山、在朝堂上向皇帝大陛下喷几下口水试试,保证明天就有旗大爷来刨你家祖坟,灭你家九族。
要喷只能喷下面人,嗯,最好是狂喷有兵权的汉人,那样才是懂事,才是我大清的忠犬干城。
对我大清,对大皇上陛下;儒生们只有五体投地、赞美称颂的份儿!
各种肉麻,听到了别当真;满人当真了,那是他的事。
教育体制与学科体系不转变、不变革,永远没可能撵得上外国人进步的步伐。富国强兵,永远只是镜花水月。
这是一个罗圈!
一个满人和犬儒打死都不想自己走出来的罗圈!否则,好日子没了,你以为我傻呀?
这跟智商没关系,甭管想得明白、想不明白;都不会心甘情愿地自己走出来!
凌幼樵:幼鸣,陆战营原来都是五百人的小编制步兵营;现在,将要独立驻守在外,是不是该考虑变成加强营;好让他们独立作战的能力,强化一下?
杨孟晗点点头:这个下半年招兵时,一并考虑吧。
艾伦.盖尔:杨,虬江港处在繁忙的航道上,作为舰队的作战母港,是不合适的;我建议舰队重新选择母港。
杨孟晗笑笑点点头:这个建议很好!之前,是凑合着上马;将来军港与民用,肯定要严格区分开来。但我们现在所辖地盘有限,合适的港口不多唉。
凌幼樵:幼鸣,也不急着马上就办,你只要原则同意了,我们就开始选址、论证;没个几年,是搬不了家的。
这一次编制变更讨论会,大家集中争论的焦点是,火箭部队到底配备到哪一级;火箭给陆战队初次带上战场后,打击敌人部队集群时,效果比大炮只好不差。
火箭的优势是短时间输出火力强大;但火箭的准头,是比较差的;也不大可能老有密集队形给你覆盖轰击的,尤其是对方吃过一次大亏之后。
下一步打长毛,攻城战的时候,会比较多,炮兵的优势更明显一些;部队长更倾向用迫击炮。这样大小口径炮,相互配合,基本上就能轻松应付了;火箭在很多战场,有些多余。
回来参加总部会议的陈子恒,更是开黄腔说:火箭对付骑兵冲锋最合适,几轮快速火力覆盖,骑兵就冲不起来了,马都给炸傻了、炸惊了、炸趴下了,后面就是打靶了;可是,长毛哪有几个骑兵跟你玩骑兵突击。要是那天造反了,打鞑子骑兵,用它倒是很合适......
一句话,把杨孟晗说楞了半晌,舅舅还没训过他吗?
怎么还这样,说话一点没顾忌的,顺嘴就来。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方子詹,琢磨着把新型火箭卖给犹太人;正好赶上克里米亚战争,对付乌泱泱的哥萨克骑兵,肯定用得上;嗯,先验证一下对付骑兵的效果嘛!顺带着小赚一笔,何乐而不为也!
六个师,原则上是就地扩编,这一点,大家争论不大。但对师部直属部队的配置,大家还是有点蒙查查的,说不出所以然来。
阿尔贝.皮埃尔可能对这个问题,思考得比较久,想的比较细致,他提出了一个大致可行的方案。
阿尔贝.皮埃尔:我认为,师一级部队,是主要的战术单位;应该具有相对全面的战役级独立作战能力。所以,我建议除掉师部警卫部队外,应该配备必要的侦查搜索部队、工兵部队、辎重部队、野战医院、补充部队、火箭部队等;如果临时加入攻城炮兵,也加入这一级统管指挥。
阿尔贝.皮埃尔的思路,实际上很符合后世一战时期的战术思路,一战时的各国部队编制,大体是这个思路,在这个范畴。
从这一点看来,阿尔贝.皮埃尔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水平,真心不差;战略眼光,有一定的前瞻性,是个很全面的军事人才;我们的拿破仑三世皇帝陛下,怎么就楞给忘了涅?
法军,乃至英军,在克里米亚战场,一开始的组织,尤其是后勤、医疗卫生等方面,是非常糟糕的。士兵因不适应水土和感染当地传染病,以及负伤后护理不善,造成的战损,比战场阵亡,还要多得多。
是的呐,后勤也是战斗力嘛!
如果是阿尔贝.皮埃尔去法军前线做参谋长,法军克里米亚战争的战损,肯定会下降很多;可是,没有人关注阿尔贝.皮埃尔在东方的工作业绩,都认为那是在开聊斋、在讲故事;俺们法国的,才是世界上最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