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四十三、云台山茶话(1 / 2)江风语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云台山茶话

三天后,陈昱之过来了,杨孟晗叫了袁翔甫,泡了一壶茶,边喝边聊,三个人准备细细说一下定远驻军的事。

杨孟晗:睿霆,为什么在定远放一支部队,你能想到了几点原因。

陈睿霆:我想,第一肯定是保卫乡梓,第二是屏蔽苏北,保卫大运河,给捻军一定压力。

杨孟晗:能想到这两点,就差不多了。捻军和太平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捻军并没有太多宗教主张、政治主张,纯粹是饿急眼了、穷急眼了。这黄河是老大难问题,就光本朝,缺口破堤多少次了,数都数不清。朝庭救济也扯得很,老百姓是真没饭吃;所以通过移民和救济,剿抚并用,捻军之乱,是有可能慢慢平息的。而太平军,除非那些将信将疑的,如果碰到让拜红毛大仙教烧坏脑子的;没理讲的,只能剿,没得抚的。

袁翔甫:现在,我明白了,儒生治国不行;但太平军在江宁所作所为,比儒生还不堪,是吧?

杨孟晗:其实,基督教也不是这么传教的,虽然也忽悠,但总体还是春风化雨、和风细雨的。宗教观念,硬往人家脑子里塞,是不合适的;而且,对其他的儒释道的态度,也太粗暴了。

陈睿霆:我在沪上,也抽空粗略地看了点圣经,好像人家基督教也没有转世和天父下凡这一说吧。

杨孟晗:转世投胎,是东方佛教和道教才有的说道;天父下凡,或者说神仙下凡,更是乡间巫婆神汉骗吃骗喝的套路。嗯,西方正统的基督教传教士是不接受洪大教主他们鼓捣出来的教义的。实际上洪大教主这个拜红毛大仙教,往好里说,是宗教本土化、本地化,一如中国化的佛教禅宗;但要往怀里说呐,他就是个四不像;我估计洪大教主自己,都不一定想得很清楚,有的时候是顺嘴说出来了;更多的时候,是下面信徒胡乱解读。嗯,每个教会该有的一套专业的传教士队伍,好像也没听说,他们在做筹建方案吧。

袁翔甫:圣经,我读起来,觉得它更像一本历史书吔。

杨孟晗:它其实就是一本犹太族历史书;类比的话,跟我们的《春秋》有些相似。只不过我们孔老夫子编《春秋》时,过于春秋笔法了,太简约。人家的写得很详细,也有很多观点、看法呀、哲学的、道德的东西在里面,有点百科全书的意味;甚至比司马迁的《史记》还要更细致些。

陈睿霆:圣经不是基督教的圣经吗?

杨孟晗:古罗马人把圣经抢走了,变成自己的圣经;嗯,教义解读可能有些差异。但就圣经本身文本来说,圣经旧约与犹太圣经,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好多年来,欧洲人还歧视犹太人,视他们为异教徒;从这一点讲,欧洲人,尤其是古罗马人,干得很无耻。

袁翔甫:犹太人是有很多习惯,和欧洲人不同唉;比如说,他们认为只有母亲是犹太人,才是正宗的犹太人;犹太父亲与外族通婚的,他们就不是很待见。别人还说,这就是犹太人聪明之处,故意让本族女性与外人通婚,这样,血缘远了,孩子既健康又聪明。

杨孟晗:这个解释,有点形而上,想当然。既然与外族通婚,有这么多好处,犹太父亲与外人通婚的孩子,一样宝贝才合理呀。

袁翔甫:是呐,差哪儿了呐?

杨孟晗:我是这么想的,不一定对吭。圣经这一本书,在古代,应该不是一个人的手笔;更合理的解释是,是通过漫长的岁月,慢慢积累下来的。当然,后面有一个集大成者,把它定型了。同时,该民族的很多习惯,反过来受圣经约束了;但由于犹太人的圣经渊源比较早,风俗规矩定型也早些,就无意中保留了母系社会的一些残留习惯。所有的母系社会,本族孩子的认定,都是以母亲为准的。嗯,这也是罗马人是抄袭者盗版者的佐证。

陈睿霆:好像有点道理吔,犹太人肯定不接受这个揣测的,哈......

袁翔甫:就是正宗的基督教,到中国来,接受度都很低吧?

杨孟晗:佛教,现在大家即使不信,也不会太抵触了吧。可当初,连佛教进入中国,都是几起几落,一波三折呐;中国历史上,灭佛也搞了好几次呐。

陈睿霆:洪大天王是太着急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吔。

袁翔甫:他要是真成功了,我们恐怕都得打个包袱下南洋了。

陈睿霆:明太祖朱元璋,虽然也起源于明教;但后来就把宗教色彩淡化了,才得的江山吧;立国后,对明教也很不待见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