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倪克林没有想到的是,1958年,由于大量的人员在炼钢,导致农业生产没人管理和过问,年底粮食严重减产。第二年初夏,也就是从1959年6月开始,江淮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刚插种不久的秧苗出现大面积枯死的情况,全国其他的地方也不同情况地出现旱情。1959年秋收,全国粮食严重减产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全国范围出现了饥荒。
“县里还有多少粮食?要发给百姓的粮食都发了吗?”在县里的工作会上,倪克林心急如焚地问到。“书记,粮食能发的都发了,县里的粮站已经空了,各乡里的粮站也没啥余粮了。”县粮食站站长无奈地回答,这段时间他压力很大,原本要上缴给国家的粮食,现在都暂时扣留了下来,用来解决现在的饥荒问题,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解决粮食问题,可从效果上来看,不过是杯水车薪。“能不能再想想办法?救灾如救火。”倪克林还在企盼着,哪怕是一丝曙光。“书记,我这实在是没办法了,粮仓里丢下的谷粒我们都给收集了起来了,现在粮站恐怕一粒谷子都找不到,耗子说不定都饿死了。”
“要不给上面打个报告,拨点赈灾粮款下来,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倪克林也深深地感到了有心无力,他也深深地自责着,自己如果能顶住上面的压力,能力排众议,抓好农业粮食生产和工业大炼钢之间的关系,也许到年底的情况会好些。“今年全国范围都出现了灾情,往年的粮食库存已经在前一段时间下发了两次,估计市里、省里,甚至全国范围估计都没啥粮食了。”会议桌上有人回答。“是啊,我们已经给市里上报过了目前的情况,市里也面临巨大的压力,无能为力。”
会议人员又交头接耳小声议论了一会,倪克林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到:“大家安静一下,我想了想,今天开始,从县委到各乡镇的每级领导干部,每个人每个月的粮食供给减半,从我做起,各级食堂要把还留用的粮食收集好,发放给受灾的群众们。”倪克林说完,大家议论纷纷,倪克林力排众议地说到:“就这么决定了,这件事就不要议论了。年底除了要安排好救灾工作,还要部署好下一年开春的农业生产工作。”“开春怕是连下地的种子都没有。”“是啊,这也是个大问题。”“这两年为了大炼钢,农业生产荒废已久,怕是有粮食种子,一时半会也很难恢复。”“炼钢可是全国性的政治任务,你这么说可是怀疑我们伟大的领袖的决定。”“可事实摆在眼前,现在出现了大范围的灾情。”“这是天灾,和人没有关系。”“人可以让地球服、海洋降,强迫宇宙吐宝藏,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其实,在滁安县政府里,有人是保持客观冷静地面对现状,可大部分人被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浮夸风、共产风所影响,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果,让他们忽视了发展的客观性,信心的膨胀让他们不顾时间情况,胡乱指定高指标。
倪克林一直保持着冷静,他并没有被取得的成果所蒙蔽,他通过调查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缓解这些问题,但是狂热的人群让他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他时常有心力憔悴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