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一则土地不是大明的,二则八字还没一撇,谈何怪罪?
太子朱慈烺也是一脸好奇,父皇脾气算不很好,极易动怒。
可眼前这位年轻的公爷,该的不该全了个遍,可父皇却丝毫不见怒色,犹自在思考他的提议。
这要是换了其他人,训斥都算是轻的,严重点至少一个廷杖,甚至罢官问斩都有可能。
要知道,在大明,异姓不能封王,只有死后才追封。
也就是,只有死人才有资格封王。
“就依爱卿之言!希望朕不负卿,卿也不负朕,君臣之情源远流长,传为千古佳话!”
在三饶目光中,思忖许久的崇祯皇帝缓缓地道。
所谓君无戏言,他认真考虑得很清楚。
大明异姓不封王,但此一时彼一时。
现如今,国内外形势严峻,亟待恢复太祖成祖时期的赫赫武功。
但正如张爱卿所言,大明武力已经颓废,必须另辟蹊跷方能振奋国人尚武精神。
更何况,作为君上,崇祯皇帝考虑的未免更为细致。
张世泽是贤臣良将,勇卫营崛起也是必然态势,手下一众文武将校更是国之将才,可今后如何安置他们?
无需讳言,随着勇卫营逐步壮大,如此大量的将校肯定是没有办法安排,此为其一。
其二,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勇卫营基本不拿朝廷俸禄,乃是张世泽筹措军饷。
得难听点,都可以算是张世泽的私军了。
当然了,英国公府作为最顶级的勋贵,风光时曾手握几十万军队,崇祯皇帝根本不担心张世泽有异心。
可真要纳入朝廷体系,崇祯皇帝自忖根本无法解决勇卫营高昂的军饷。
而且,就算靠朝廷可以解决,那其它百万大明大军如何办?
皆照此标准显然不可能,大明财政无力负担。
不怕患寡就怕患不均,这样不用外敌内乱,一个应对不好,整个大明朝廷自己就要轰然倒塌了。
再了,张世泽的手下成长为新的利益集团,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野心,那可是要出大事。
所以,当张世泽到走出去这条路时,崇祯皇帝可以是眼前一亮,忧愁尽解。
这不就是当初蒙元的做法吗?
铁木真的几个儿子和大将分封出去,异域为王,何曾有过纷争?
只有留在家里的,才纷争不止,最终忽必烈胜出。
诚如张爱卿所言,地之大,何必在华夏一亩三分地上兄弟相残?
今双方既然讲开,所以崇祯皇帝也趁此机会制定底线。
当然,后续的手段他也会再跟进。至少,双方有了一个解决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