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4辎重车(1 / 2)一脸邋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边议论边看实验。

至中午时,经过几十轮实验,结果相差不大。

威力也确定了,火统70米内确定能破铁甲。

胸甲在50米处能防后金重箭。

午饭过后继续测试,这次是为大队长以上军官准备的半身甲。

半身甲,包括胸甲.带面罩的头盔.护臂.裙甲,没有铁手套——制造太费劲。

这一套重量达到了23斤,而且材质也是比士卒胸甲要好一些。

现在只有一套,测试后,火铳在50米时才能破甲,重箭在40米才能破甲。

很满意,将锻打组长赵飞.钻床组长徐五召来,每人赏银10两。

两人忙跪下谢恩。

“现在制造一支火铳需要多久?”

“回陛下,需要大约4天,主要是用了水力省力,锻打枪管与钻膛节省一多半时间。”

这不对,记得欧洲此时大概只需要一两天就能制造一支。

“陛下,熟练后还能快些,也快不到哪去,主要是钻膛只能由老手来做。”

还是工序问题,一个工匠制造一支枪要从头做到尾,这不行。

其实这个工序改进,也就是所谓流水线,早在秦国时就有了。

只不过人都是自私的,谁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手艺轻易外传,所以宁愿慢一点也要自己包圆。

“以后各自负责一个工序,锻打枪管的只管锻打,钻膛的只管钻膛,这样做,3天能不能行?”

见徐五有些犹豫,朱由检不高兴了:“朕给你们大工匠开5两月银,可不是让你们做杂活的。”

徐五见状不敢再犹豫:“能行。”

“赵飞,你先挑选些好钢铁,制造一批各种尺子,务必要精准。”

“小的遵命。”

算了算,三个营即使半数火铳,也是一万多支,要在一年内装备齐全,每月至少需要生产一千支。

了解一下,一个大工匠钻一支膛要一天多点,那就是需要四十台钻床。

铠甲需求还要加倍,借助锻锤,一个人只需三两日就能制造一件胸甲,如果能研制出辊轧机,还能缩短一些时间,甚至缩短一半时间。

算的脑子疼,反正工部工匠多的是,暂时也不能计算盈亏:“曹化淳,你来安排工匠,每月至少制造1500支火铳,3000件胸甲,刀枪要在半年内装备齐全。

需要多少工匠自己去工部要,需要什么机械直接加。”

“臣遵旨。”

下午再看辎重车。

这车就很简陋了。

车宽1.2米,长3.6米,车高约2米,车箱就是个简单的大长方形木盒子,深大约60厘米多,两侧有平伸出来的侧板在车轮上边。

车箱底板收窄,以增大转弯角度,避免小角度转弯时车轮摩擦车箱。

车轮是木制的,直径超过1.5米,车轮宽0.2米,车轴与车轮之间有铁制套环减少摩擦力。

算了算,车厢容积接近3个立方。

王二喜继续介绍:“陛下,这车载重25石左右,用3匹马就能拉动,保险起见用四匹。

如果拉草料之类的轻货,有两边侧板,可以堆的高一些。”

载重1.5吨左右,主要还是考虑道路,否则加倍也没问题。

“刹车呢?”

“您说的刹车虽然简单,可有弹性的钢片却不易得,小的做不出。

小的只能改用第二个办法。”

设计的刹车很简单,就是后世人力三轮车的刹车,一个弹簧铁片贴上刹车片,平时悬在车轴上,使用时弹簧片完全抱住车轴。

估计到好钢难得,又弄了个备用方案。

低头看看,车箱侧板下有一根木棒,一头在驭手侧面,另一头靠近尾端钉在车箱板上,尾端弯曲伸向车轮。

使用时,驭手抬起木棒,另一头压紧车轮。

应用了杠杆原理,比较省力。

再看转向,一上一下两个铁圆盘扣在一起,就这么简单。

行,比这时候的刹车还要好些,钢材产量大了再考虑改进吧。

其实这时候也有刹车。

都说古代没有刹车,想想这可能吗?

这得出多少车祸?

只是刹车办法太原始,不值得记载而已。

太原始,就是用绳索拉紧一根木棒摩擦车轮。

-----

综合算了算,还可以。

现在军中重型辎重车比这大的多,载重大约50石,用12匹马。

轻型辎重车载重12.5石,多用牛骡。

关键是,不灵活还又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