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间的链接非常的奇异,一如归渊至法入渊的方法,是要顺着固定的线路下潜,直至一定深度自然便来到了法入渊。
但若要回去,却是不可能的。
四海中似乎只有下潜这一概念,而无上浮的概念,亦或是上浮对四海来说亦与下潜无异。
法入渊作为归渊之中,那诸多尸身所学法门的去处,却与归渊大为不同。
这里倒像是一个正常的海洋,有鱼虾蟹藻,亦有鲸鲨虫石,不像是充斥着无边无际的传承,倒像凡间的海洋。
但这种低级的掩饰可瞒不住王沂河,这海中,小至小鱼小虾,珊瑚砂石,大至鲸鲨,庞大的海龟,骇人的巨型章鱼,接是法门。
甚至一滴滴流动的海水,亦是道理。
而且大小不是定数,也许巨鲸本身的法门不过如此,而从你身边流过的一滴水却是堪称经著。
要从中找到不知是否存在的【惊厄自在篇】,可是真正的大海捞针。
但这对王沂河来说却不算什么难事,一切自堺核及治下诞生的法文经传都会在昔者三廷备案。
也就是说,三廷各有一个大得吓人的书库,供诸位廷主及各大帝阅览。
这书库足有标准非星态世界那般大小。
非星态世界,原晶壁世界的今称。
为确保文明的多样性及低阶文明的可持续性增长,在第七历第872353728次会议中,确定了现今世界结构的主流自晶壁系蜂巢位面结构更改为现在的星系状态宇宙结构。
原晶壁世界为表示区分及对眼下主流结构的尊敬,在872353740次会议中被确定更名为非星态世界。
自此世界的结构被骤然扩大无数倍。
即便如此,晶壁世界的“小”也只是相对来说,一般的,标准晶壁世界的总大小相当于一个超星系,作为一个书库来说,这已是大得吓人。
更何况,其中藏书还在不断增长。
当然,这里所说的大小指的是完全展开的情况下,作为昔者三廷之主的书库,这里面充斥着各种奇异且瑰丽的法度,也许同一个书架,是由成千上万个书架折叠而成。
而你看到的,却必然不是真实的。
不知道秋月与施聆是如何处理的,想来应该和祂一样吧,毕竟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聊。
王沂河自己,可是把这一整个书库的书都看过的,而且祂们搞出来的书,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字面上的意思,每一本书,便都是一个世界。
而祂既然看过整套的【惊示书】,那只要【惊厄自在篇】或是其他两篇,凡主要在或是曾经在这法入渊存在过,那便逃不出祂的眼。
但确实没有。
祂并未去感知第二遍,倒也不是自信,祂自诩做事是极认真的,若是第一遍毫无结果,那第二遍也是一样,没必要自欺欺人。
况且,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按照之前莫离所说,那位有信修炼【惊厄自在篇】的已然神秘失踪,可以肯定是施聆动的手。
祂既然出手了,会把尾巴清理干净也很有必要,但王沂河之前想的,是施聆可能会故意留下那么丁点线索。
现在看来,是祂想茬了。
只是……
王沂河抬手一招,从法入渊深处不知何许地方蹿出来一条鱼苗来,像是出生不久,若不仔细看甚至无法在清澈的海水中发现其存在。
这是一尾通体透明的鱼苗,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速度蹿到王沂河的手中,被祂两根手指捻住,像是看到什么珍品一般将其细细打量了一番。
祂这一手可没给这鱼苗加什么防护措施,单纯是简单粗暴地一抓,但这鱼苗非但没死,甚至还能在祂手中蹦哒,颇是有些好动。
能被王沂河特意抓来的自然不是凡物。
若是细看,这鱼苗表皮的纹路有着特殊的规律,不像天然生成,倒像是人为。
这是一个生字。
若非拜读过大作,谁能想到寂静大君所撰写的经典竟是【生灭论述】这部号称对于生灵的创造与组合一类最为权威的著作。
从风格到权柄来说完全不一致,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中的物极必反?
王沂河觉得这可能是秋月为数不多的恶趣味,反正也无伤大雅,祂们写这种东西的时候本就是为了好区分才尽量与自己的权柄扯上关系的。
事实上祂们大多都写歪了,比如施聆的【惊示书】,其中【瑰丽噩意】和【不法文书】完全就是为了满足祂吓人的恶劣爱好。
塑造出揽胜廷之主是一个恐怖组织首脑的假象。
秋月是不可能将【生灭论述】这种可能会影响世界进展的东西扔进来的,哪怕祂现在有可能在算计自己,但祂绝对清楚自己的底线。
更何况,此前施聆的【惊厄自在篇】都被取出去过,祂就更不会允许自己的【生灭论述】落入升格世界的凡人手中了。
这东西是谁放进来的,也就很清楚了。
“看起来,施聆和秋月果然不是一条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