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浸月开始查找原来祖师的相关记载。
虽然烂桃山三千年来没有遭受什么大的入侵,但由于时间太过久远,总有一些败类子孙糟蹋祖业,因为各种原因,大量的竹简、书籍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养维护,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他所能找到原来祖师亲手留下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其次就是一些与其接触过的后代们的记录还能看到一部分。
“梦游记……”
江浸月翻遍了老猿搬来的所有书籍、竹简,他又询问过老猿,甚至跑遍了烂桃山九峰的所有地方,寻找原来祖师和石猿初祖留下的古碑等线索,也只找到一部残破不堪的随笔游记疑似是原来祖师的亲笔遗宝。
“朕小憩,梦入一界,此地生灵皆修梦,以幻入真,众生皆醉,唯我独醒……”
“千百二秋后,于梦红楼所在的无忧山中偶遇圣女梦灵儿洗澡,后打之,骂之,纠之,缠之……遂恨极生情,朕与灵儿相约同修大道,共赴永恒……”
“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元一元又一元。梦醒知一场大梦,哭三载,眼瞎,泪成河,不弃……”
江浸月把这片原来祖师的《梦游记》翻来覆去的看了几十遍,后面缺失了一部分,他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故事内容大概就是原来祖师在小憩时做了个梦,也不知道自己梦了一个世界,还是真的穿越到某个世界,亦或者是他现实的人生,反正就经历一番梦幻经历,还在梦里娶了个媳妇,醒后却发现是“梦”,黄粱一梦,伤心至极,然后就哭了三年。
上古年间世人都自称为朕,可见是早年的记载。
“原来祖师是以画入道,这是知道的……”
道祖殿中有一尊男子神像,手里就有一根大毛笔,应该就是他雕刻的自像,江浸月也仔细研究过那尊神像,手法高超,毫无雕刻痕迹,真正的大器免成。
但这本游记提供的信息很有限,关键是后面的内容没了,只知道原来祖师深受打击,按照游记上的说法,眼睛都哭瞎了,眼泪就像河水一样奔腾不息。
“不对!”
“如果原来祖师真的爱上了一个梦中女孩,就算是假的,他醒后也极可能会雕刻出那位梦灵儿的样貌……”
江浸月神色变了又变,他想起了在地球上的的一部华夏名著小说《红楼梦》。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难道……”
忽然,一阵玄风迎面吹来,聚成一名穿着黑白道袍的男子,正是袁白风的两大神魂之一的玄风法相,另一尊叫云霞法相。
“你想到了什么?”袁白风有事来找江浸月,刚好就看到他一副神色大惊的样子。
他也念了一遍江浸月刚才说出的两句话。
“嗯?!”
江浸月摇了摇头,看到是袁白风的神魂法相,叹道:“袁老哥可知,这天地万物是何人所梦?”
袁白风皱着眉,思索后说道:“你?我?每个有认知能力的智慧众生?”
少年举起手中的梦游记,再问:“我若写了一部小说游记,这个世界或故事是真是假?”
老猿深思了片刻,答道:“亦真亦假……”
“我若认为是真,这个世界就是真的,我若觉得只是一场梦,那就是梦幻世界……”
说道此处,袁白风突然愣住了,按照这个结论,真和假就没区别,真就是假,假也是真,一切皆在自我的认知上。
也验证了少年刚才说的那句话: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个推论绝不是什么地球西方人所说的什么唯心或唯物的概念,这种低级的哲学辨析和修行有重合的部分,但本质不同。
哲学的思维辨析是理解、了解某种变化的规律。
道学修行的阴阳辨析是为了“悟”,目的是证悟最终的万物真相,也就是永恒大道。
这就是地球物理科学家证明的一个道理:当你不看月亮时,月亮就不存在。
反过就是说,我看或想月亮时,月亮才存在。
其实万物都是如此,这便是一画开天的真意所在。
江浸月之前是直接在大黑暗环境中悟道的,第二次是看到天地初开的景象直接彻悟,他并不是通过阴阳的辨析见得大道。
这次他通过原来祖师的一部游记,再次证悟了这个真相。
“我没事,有点领悟,你有事就说。”
袁白风道:“那个饿狼村的女孩饿昏了好几次,你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