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望去,却是一青袍官员,面白无须、身长体健之人,众大臣皆是不识。
王文彦道:“你是何人?”
那人道:“下官吏部主事孟行健。”
王文彦道:“你且说人哪里来?”
孟行健道:“这皇宫中多的是太监宫女,怎会没人?”
王文彦道:“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杀敌?”
孟行健道:“不需杀敌,只需吓敌即可。”
王文彦道:“如何吓敌?”
孟行健道:“那贼子广盛忠敢攻击皇宫,必是想速战速决,若是稍遇阻碍,人心必是不齐。今既有徐将军前往杀敌,就算未能杀退,却也能令贼子沮丧。我们再聚集众多太监宫女,只需高举火把,造成大军来援,必能令贼子退却!”
王文彦大喜道:“此计甚妙。我且问你,你可敢前去行此计?”
孟行健慨然道:“如何不敢?”
旁边一人道:“在下愿与孟主事同去。”却是工部郎中方烈。
王文彦道:“速去,待得功成当计你们一大功。”
方烈、孟行健自去不提。
广盛忠是往西皇城攻进,王文彦等人是要扶柩往南皇城的开元殿去,因此倒也不怕遇上广盛忠,因此并未停留,一路无事行到开元殿,就此安排治丧之事。按下不表。
且说广盛忠广盛安退回大兴城西军中。广盛忠懊恼的道:“前功尽弃!前功尽弃啊!”
广盛安也是十分惋惜,叹息道:“尽人事听天命,天即不让你我成功,你我纵有千般本事也是无可奈何啊。”
广盛忠叹道:“从今以后,天下之大,再无你我立足之地矣。”
广盛安一时也是无法可想。
过得一会儿,广盛忠道:“此地即不能留,只能寻找他处停留了。”
广盛安道:“兄长说得是,不若往西前去占领乌郡,若是以后不能敌,我们把心一横,往茫茫大漠一钻,谅朝廷也是轻易寻你我不得。”
广盛忠道:“贤弟言之有理。只是恐怕乌郡路途遥远,不等你我走到,就被朝廷所杀。”
广盛安道:“兄长无需担心,我在皇宫中曾寻得传国玉玺。我们可矫诏前往乌郡公干,只要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赶到乌郡,就可无事。”
广盛忠大喜道:“贤弟竟寻到传国玉玺?真是天不绝于我!如此我们尽快接来家小,整军前往乌郡。”
广盛忠广盛安接来家小,率军只携带三日口粮,就此往乌郡行去。经河郡、管郡、魏郡,始进入西郡,到达乌郡,皆矫诏命地方官府提供钱粮。一路上提心吊胆,唯恐朝廷派军杀来,且不知此时的朝廷正自内乱之中,哪里顾及得了他们?暂且不表。
且说王文彦众人将南韬灵柩安置于开元殿灵堂之中后,就此哭丧了一回。暂歇时间,王文彦及众大臣请来谢皇后,商议立新君之事。
谢皇后心思虽尚单纯,但此时也知这关系着自己母子日后,并不是谦让之时,道:“先皇在时虽未正式立太子,但由他分封诸王时就可看出,先皇属意四皇子。”
谢泰石道:“有理。”
王文彦道:“不然。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大皇子乃是最为年长,正应立为新君。”
谢泰石道:“自古还有言,立嫡不立长呢!四皇子乃是嫡长子,依王相所言,不是更应该立四皇子吗?”
王文彦道:“若论嫡长子,大皇子乃是先皇原配所生,更是嫡长子。”
谢泰石道:“她虽是原配,但并非皇后,何来的嫡长子?”
王文彦道:“她不是皇后乃是因为仙逝之时,先皇尚未平定天下登基为皇,且那时她已是王后,若在世自是皇后。”
谢泰石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如何能用假设?假设先皇还在,不就没有我们什么事了?”
王文彦生气道:“不可理喻!”
乐平南道:“诸位不必再争。若依我之言,国朝艰难之时,何必管什么嫡长,更应注重的是贤德之君。三皇子自小就得先皇盛赞,贤德孝顺、才华横溢,颇为肖我。不才认为三皇子才是最佳新君,诸位以为如何?”
这乐平南却是出城去,顺利引佑圣右军卢安详前来,此时正与徐磊共同护卫皇城。
王文彦道:“此言更是大缪!如今国朝初平,正是民心思安,蒸蒸日上之时,更应注重长幼有序!”
谢泰石道:“王相所言甚是,四皇子乃是嫡长子,正可为新君!”
王文彦气得直哆嗦。
众大臣争执不下,只能各自想法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