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治国平天下(下)(1 / 2)三天一小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汪公子认为该怎样做?”白露依旧不依不饶的问着。

“首先应当降低赋税,如今的、矿税、盐税、茶叶税太重,尤其是矿税,应当废除,那群太监打着圣上的旗号到处敛财,搞得民怨四起,百姓怨声载道。”

“汪公子所言不错,不法的太监确实可恶,只不过露儿倒是觉得,这商业税不能降了,反而要提高,要是降低了赋税,朝廷没有银子怎么面对外敌入侵,需要的军饷粮饷从何而来,黄河泛滥之时,拿什么拨款修缮……”

“哈哈,露儿你一个儿女家能关心这些是在是不容易,只不过露儿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大明疆土辽阔,只要百姓勤劳耕作,不出几年国库便有富余,哪里需要依靠商税,我大明从太祖时起,便是如此。”汪文言挺起自信的胸膛,骄傲的说道。

汪文言会这么说,白露并不奇怪,他是商人会这么说并不奇怪,他自然会站在商人的出发点就事论事,将所有的税收全部推给农民兄弟。

然而,这么做会使得大明的财政收入过于单一,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要是碰上个天灾不断,农事欠收那可就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大明王朝的后期正是如此,明朝末代皇帝上台后清除阉党后大力扶持东林党,东林借着崇祯清除阉党势力之时或多或少的趁机取消了不少商业税,或是降低了不少的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等多种的商税。

而大明朝的那最后几年里,年景实在是不好,年年闹灾荒,农田里是颗粒无收,别说庄稼了,靠吃庄稼的害虫都活活饿死了,百姓们食不果腹,四处流散成为流民四处谋生。

按理说,这种情况应该放粮赈灾才是,可是朝廷没有银子,已经是举步维艰了,对外要保家卫国,对内要救济灾民。

大臣们家里的地窖瞒着一箱箱的银子,正室小妾穿金戴银的,愣是没人愿意捐个五十块,口号是喊得震天响,什么泱泱大国岂惧一蛮夷,谈判是不能谈的,必须打。

打的时候朝廷又没银子,这个时候大臣们又开始当缩头乌龟,没人愿意站出来。

战书都已经发出去,总不能再收回来,那多丢脸啊,那就只能打了,打仗需要的军饷粮饷那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大明的对手后金也不会给大明准备好。

没有银子怎么办,那只能向百姓们收取了,商业税要么就被取消,要么就被降低到了千分之一的税率,那这笔银子,又被分摊到了各地苦难农民的身上。

农民哪里还有钱,本就闹灾,还想着今年朝廷能不能给他们打个秋风,谁知道来人既然不是来分派救济款的,反而是来收钱的,今年的税收比起往年还要多上一倍。

谁说闹灾荒就不要缴税了,没银子没粮食,朝廷拿什么打仗,拿什么平定叛乱,靠那群叽叽喳喳喊打喊杀的大臣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吗。

农民拿不出钱来,来收税的小吏就逼迫农民卖东西,从家具房子到妻子儿女,直到卖无可卖。

这就没办法活了,当一个人走头无路的时候,还有最后一条路走,那就是犯罪,揭竿而起推翻压榨他们的朝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活下去,这并无过错。

明末农民起义军四起,压下去一批又站起来一批,今天杀了一个起义者,明天又站起千千万万个起义者。

战事不是一年两年可以平定的,平叛农民起义及也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老天爷也不是说下雨就下雨的,今天的天气预报都没这么准。

于是,农民们的赋税是一年比一年重,情况只能是继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农民起义军,以至于有歌谣传唱之。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百姓的要求不高,最起码能活下去,一个温饱,而错误的治国方针会导致这一系列的反弹,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天灾之下农民破产变成流民,直接导致了明末的农民大起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