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78章 陈矩(2 / 2)空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待殿中再次安静下来,张居正上前躬身,“陛下,人无信不立,这是我大明立国之根本。既然输了,臣等再无异议”。

“先生,众卿”,看到张居正掏出银子,小皇帝感动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先生还是帮我的,“你们看这样可好,凌远参加乡试的答卷交由众卿批阅”。

“两位主考陛下信得过,臣等自然也信得过”,张居正笑笑摇摇头,“臣等所言皆为国是并无私心,还请陛下勿要介怀”。

张居正一句‘臣等’一出口,殿中众臣都暗舒了口气,这老狐狸还算有点担当。

杨博却是摇了摇头,“陛下,方三娘入锦衣卫,臣还是以为,不妥!”,面子给了,可该做的事情还是得做。他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身体也不好,本已准备致仕还乡(历史上杨博此时已致仕,万历二年因病去世),不想张江陵却极力挽留住了他并推举他入阁,入阁是每一个文臣一生最大的目标,此生已再无憾事了,他自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入阁就是来为张大人作前锋的。

“奴婢也以为不妥”,冯保很有自知之明,自己不是张居正的对手,也从没想过与他为敌,方三娘入锦衣卫对他而言着实是块烫手的红薯。

“陛下”,眼看着冯保的一句话又要惹出一番争论来,吕调阳站了出来,那日陛下与众臣打赌,吕调阳故意退了一步没有上前,陛下兴奋之下果然漏过了他,这个时候最方便说话的便只有他了,而他要说的才是这廷议所要达到的的真正目的,顺手把南京锦衣卫那一摊子事也给办了,“张大人说人无信不立,臣以为,‘大明天子亲军’既出自陛下之口,方三娘及麾下六千悍卒自然要入锦衣卫,但锦衣卫南北两镇抚司,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南镇抚司主理本卫法纪、军纪,方三娘乃我大明难得的将才,入南北镇抚司都不妥。臣建议陛下效仿成祖爷,增添一个新的镇抚司,专理军务军备,由陛下亲自统领”。

——起点首发——

为了你,陛下重开了廷议,为了你,朝廷更增添了一个新的镇抚司,你竟然还要辞官?陈矩看着低头不语的方三娘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可三娘不想为官”,方三娘之所以担任一族之长,实是因为族人境遇太过艰难,她不得不担起责任,如今举族接受了朝廷招安,他们又舍下命来为族人搏出了一个前程来,于她心里的那个千斤重担也终于放下了,现在只想作一个普通女子,嫁给自己喜欢的人,相夫教子平平淡淡过日子。

“这话私下与我说说发些怨气也就是了,万不可在别人面前提起,否则陛下便要担上鸟尽弓藏的骂名了”,见方三娘已定下主意,陈矩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劝解的法子来,只得搬出陛下来。果然,方三娘听了这番话张张嘴也不敢再说了,“你莫要担心,陛下信你,太后信你,朝中诸公都信你,咱家也信你。万事由咱家在前面给你挡着,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咱家自会提醒你”。

廷议议定方三娘入锦衣卫任西镇抚司镇抚使,西镇抚司名义上由陛下亲自统领,这就需要一个内臣代销陛下署理大小事务,几番争抢,最终陈矩脱颖而出,包括张居正在内,内阁诸臣对这个人选都很满意。

陈矩,字万化,号麟冈,北直隶安肃县(今河北徐水县安肃镇麒麟店村人)人,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被选入宫,分派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名下,一直在司礼监服役。陈矩机智聪颖性格安静,深得高忠喜爱并收为义子,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鞑靼俺答汗率兵在边境抢掠,逼近京师,高忠领宦臣参与防守立下大功,陈矩当时就跟随在义父高忠身侧。这一事件对陈矩一生影响极大,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成为象他义父一样的大英雄,现在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无论如何他也不会放过了。见方三娘再不提辞官之事,陈矩暗舒了口气,“方将军,西镇抚司配额一万官兵,你此次随军征战的六千族人自是要全部纳入,但余者还需谨慎挑选。临行前张大人与诸阁臣都再三叮嘱,切不可假公济私坏了朝廷大计,你当知我西镇抚司不止是陛下亲军,更是朝廷寄于厚望的一支新军,这不只你我二人的事,更关乎陛下和朝廷脸面,多少人在看着在盯着,定要慎重行事”。

辞官的事还没与凌郎商议,也不知他是如何想的,辞与不辞最终都是要凌郎拿主意,现在只得暂时放下。方三娘思忖了片刻点点头,“自当谨慎挑选一视同仁,便是我僰人一族也不能例外。公公,南京亲军都指挥使司南镇抚司那五百八十六名锦衣校尉与我族兵于落濛关血战三日三夜不离不弃,没有他们,我们也不可能那么轻易拿下娄山关,属下请公公也给他们一个机会。如何挑选就请大人费心了”,这些人本就是投奔他们僰人而来,虽然后面发生了许多事,但只要有机会她自然还是要帮衬他们一把,去留全凭他们自家本事,僰人这里也算有始有终了,同时也给万成减少一些压力,毕竟不是个小数目,南京那边怕是也会有些麻烦。

“南京那边这次也同时增设西镇抚司,由徐国彦任镇抚使,我会知会他的,你莫要担心”,南京锦衣卫五百八十六名锦衣校尉?陈矩倒是没听说过这事,不过也没有细问,点点头也没有推辞,这个时候方三娘主动置身事外也是最好的选择,“金者(五行中西方属金)沉降肃杀主杀戮,我西镇抚司不同于南北镇抚司,乃陛下手中的一柄钢刀,陛下剑锋所指便是我西镇抚司钢刀所向。以后四处征战少不得要与诸人大人多有接触,这一点面子还是要给他们的。对于人选方将军可有什么要求?”。

“擅火器者优先”,方三娘想了想便直说了出来,“属下以为将来火枪兵必定会成为我大明军中主力”。

陈矩眉头一挑,显是对方三娘如此肯定的话有些吃惊,停下脚步沉思了良久,“嗯,咱家记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