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只是一些潞州营的子弟,问题还不算太大,闹的范围也并不大。但数月前参加阻击高闯入潞州的佃户家的遗孤,在家里领到抚恤后,顿时感觉自己也是这种身份了。
这数月来,数百少年完全成了各地的混世魔王,将各地都弄的鸡犬不宁。幸好这些人还只是刚刚开始折腾,没养成无法无的性子,倒也并没惹出什么大乱子。
不过地方上的民怨还是在集攒,恐怕长久下去,总会出乱子。
“我明白了,此事还需要多思虑一番。还有其他难事么?”
这个问题李征倒是没有注意到,不过从李开莫的讲述来看,也确实到了该管管的地步了。
只是如何管制,该如何拿捏分寸,却是一下子无法想出合适的办法。
“还有一事。”
李开莫想了想,道,“如今潞州还算安定,各地流民涌入不少,潞州田地本来就不多,属于咱们的更不多,眼下许多人都是在矿井中安置。若是短时间内,还没什么,但流民越入越多,单靠矿井,恐怕也是难以为继。”
“对了。流民之中还有不少家道中落的读书人,这些人手缚不得鸡,五谷不分,无论种田还是入矿都是无用之人。但却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若非他们人数不多,也真是一件棘手之事。”
“唔?读书人?”
李征突然眼睛一亮,这些人还是有用处的。
虽然李征也是支持只懂得四书五经,只知道一辈子埋在八股文中的书生,都是百无一用的废物。
但若是能够改造一下,这些人还是有极大的用处的。
之前那些问题少年,若是能够让他们进入学堂,岂不是一举两得。既解决了读书人蹭饭吃的问题,又收敛了这些少年的心性,读书也可以培养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这笔买卖完全划的来。
只是教材问题却是最关键的,而且武人办书院更是一种大忌,如何处理不引人注意也得思量一番。
好在,李征准备办的学校跟私塾并不同,他也不可能再去培养一批只会之乎者也的废物。
“先把那些读书人集中起来,未来我有大用。”
李征轻轻敲击着椅背,接着道,“这些人我准备让他们去教书,如果肯的话,就集中在一起,若是不肯,那就先饿他们几,等到他们想通了再。”
“不愿意配合的,直接任他们自生自灭,潞州不需要只吃饭,不干活的废物。”
“这样对待读书人,怕是不好吧?”
犹豫了一下,李开莫还是出口劝道,“毕竟国朝向来优特读书人,若是任他们斯文扫地,饿死街头,只恐引来非议,对七哥也不利啊!”
“无妨,这年头读书人有骨气的还真没几个。敢摆架子的,都是没有饿过的,只要饿上几,他们就会清醒的。”
在这个问题上,李征是丝毫不让步的。
大明的读书人都是被惯出来的,后世满清当政时期,也没见几个敢在主子面前摆谱的。
正在商议间,外面又是一片嘈杂声,十数个声音七嘴八舌的高谈阔论着,人人兴高采烈,就算到了这节堂外,依旧是没有收敛多少。
听到这些熟悉的声音,李征的笑容变得古怪了赶来。这些家伙们为了升官可还真是勤勉啊,自己的信使刚刚派出去,这会儿估计还没到他们的地盘呢,居然就这么快的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