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6章 潜移默化(2 / 2)江横孤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胡瑗皱眉瞅了半天,待刺鼻的烟雾稍淡,他便前行几步,再次凝神观察。随着木条的燃烧,煤球在缓慢下落。

未几,他开口问道:“远之!此乃何物?如何制之?”

“翼之先生!蜂窝煤炉而已。”

张涯微微拱手,笑着解说道,“可用于室内取暖。其形体小巧,方便移动,且用之煤球,形制规则……”

铁冶房负责铸造煤炉外壳,以及精铸出煤球机高铁庆等瓷匠,负责制作出长筒状的耐火内芯。组装之时,用黏土填充夹层即可。

除了煤球机需要费些心思,其它的倒是没啥技术难度。至于煤球添加黏土的份额,张涯上辈子见到过,此时亦能回想起来。

钟大力帮衬孟谷丰储备好越冬草料。

张涯就让其带上两位小伙,他亲自示范煤球的制作流程后,就让他们这三位负责压制,三、四天功夫,就能制出数千块。

这个数量足够阳凌苑越冬所用。

夯土老宅、铁冶房那里依旧采用简易壁炉,燃烧小杂木就能取暖。

胡瑗听完这个讲解,禁不住沉思起来。

良久,他微微摇头,感慨说道:“远之!粉状石炭原本无用,此法能变废为宝,且价格极贱……此煤炉欲之售卖呼?”

“不了!宁州缺煤,事倍功半……此物于产煤的河东、怀州等处,以及通水运的汴梁有大用,可节省山林之木。”张涯徐徐说道。

紧接着,他首次投石问路:“先生可撰写其制法,售卖于这些地域……等筹集到财物,便可在宁州建学。”

“这儿……老夫汗颜!”

胡瑗微怔,感慨说道,“建学之事,岂能由远之出资?然则,此法大利天下,当须传于四方。”

“先生!晚生亦是如此想法。只是,远之年少无名,肩头甚是单薄……恐遭大祸之事,还请先生执笔撰写。”张涯点到为止,将皮球踢给胡瑗。

胡瑗虽只是位小官吏,混在官场上未有多长时间。

但其中的道道,人家心中很是门清,明白张涯的隐忧。

他摇摇头,叹息道:“唉!罢了!远之,汝少年老成,欲趋利避害……老夫便厚颜提笔,为你挡此一番。”

……

室内生火取暖,当然要优先客人。

胡瑗有先生的头衔,更加有优先权。一个时辰后,燃烧顺利的首座蜂窝煤炉,被抬入他的卧室,放置在西北侧的墙角。

张涯亲自动手示范、并解说,用铁丝、胶泥联结二尺长的标准陶管、以及弯头,利用墙壁上预留的孔洞,将煤炉燃烧的烟尘导出墙外。

如此做法,可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山哥、力哥儿!其余卧室所需煤炉、煤球,皆有你们点燃、安放。”

张涯净手之时,徐徐吩咐道,“此后每日的三次添煤、清扫……月娥!这是你们的工作,务必及时更换。”

“无需麻烦小娘子们!”胡瑗扭头拒绝,摆弄着火钳道,“有火钳在手,此事甚易尔,还能煮茶品之。”

高德仁、石炯言都很兴奋。

见胡瑗拒绝侍女帮衬,他们亦摆手说道:“远之、远之!无需麻烦了,让铁冶房多弄几把火钳即可。”

清除阳凌苑中积雪,给卧室安放煤炉。

午后时分,就全部搞定。

张涯牵着黑枪,准备去上榆口坝,查验结冰情况时,林三福、胡姓太监带着十几人,踩着寸许深的积雪,再次抵达塬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