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就是在这样的不经意间形成了!
花,需要用车送到滨海市。
花农们没有车。
肥料,需要用车送到花农手里。
肥料厂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是以,沙加决定:首先要找到车!
距离肥料厂越近越好!
师兄设计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刚刚从生产线上下来,正准备进行实际上道测试。
需要的车,出现了!
但是,没有司机。
师兄准备用物流运到本市,再请司机进行上路测试。
哎~!好机会,刚好可以帮助进行测试。
以提供司机为条件,以记录行车过程为报酬,得到了一个车队的运输能力。
但是,汽车制造厂距离肥料厂很远,不能跑空车,很浪费!
不是有同学设计了顺风车软件吗?
用一下。
何方不是有很多师姐需要爆料?那就私下里分别透漏细节……
就这样,电动汽车穿行于都市、乡村、山地、荒野,各地媒体追踪报道铺天盖地,这些消息都是哪来的啊!
看到车队的人不断刷新着朋友圈,车身上那醒目的、金色的“大学生创业园”六个字,成为永恒的风景线!
因为没有其他文字说明,太多人想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在车队进入滨海市之前,没有一个猜到答案的!
根本原因就是:从来都没走过重复的路段!
其实,还有人做了一个竞猜游戏,猜猜电动车队下一站去哪里。
猜对的人不多。
因为充电桩的位置还没有公开到电子地图上。
采集的数据实时出现在每一个参与这个过程的负责人手里,沿途的参与者也贡献了大量的数据。
(有一个专门的收集数据软件在工作,辅助分析会隔天提供给相关人员。)
就这样,在行车过程中,把农产品从经过的农村载上车,送到沿途需要的城市,把城市里的日用百货送到经过的乡镇。
直到在有机肥料厂拉了肥料,送到兰花种植园所在的乡镇,再将花农们的鲜花送到滨海市的大学生创业园。
环保电动车的测试数据全面取得,相应的订单也接踵而至。
这还仅仅是运输一个环节带来的连锁反应,还有各类信息化服务平台(全部是学生开发、尚未投入市场运营,这次是空中飞人式配合),各种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的配套展示,所有学生创业项目的路演环节……
数不胜数,全市的机构都被牵连进来——
跟着车队来的外地人(都是自驾)需要吃、住、行、游、购,距离新年还有不到十天,所有饭店全部客满了,各种关系电话纷至沓来,萧奕都快疯了!
而始作俑者,在完成了一整个闭环之后,拍拍屁股就要跟郭嘉去看热闹了!
萧奕看着可怜巴巴、趴在自己怀里的沙加,真生不起气来。“沙加弟弟,别的事情我可以给你做垫被的,这次事件闹得太大了,各级领导都去集团大厦找我。咱们家实在调不出人来做这些事了,你的十二个执事也分不开身了,何方他哥给你们的大酒店、夜总会、酒吧需要人,海底世界更需要人。”
“还有那么多师兄师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