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二章 归途(2 / 2)萧楼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行人忙着扎营,刘奇站在霸上,遥望着长安,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看到的那些离乱不公,贵族华袍宴饮无所事事,平民百姓流离失所怯懦苟活,别战乱地区,就是刘奇平定的南阳,也有人饿死,当真是人命贱如狗!

不觉间,刘奇摸出腰间紫竹笛,西望着缓缓坠下的红日,吹起裂曲,曲声凄凉悲怆,引人泫然欲泣,如同战争过后那种悲凉气氛,又似哀叹世间不公。

一时间,众人纷纷沉醉在刘奇的笛声里,就连当世琴艺大家蔡邕,脸上也携着隐隐的笑意,一曲终了,众人望向刘奇的目光都变了,就连身怀使命的张辽,心中隐隐也有了一丝疑问,如此神仙中人,真的非得死在自己的戟下么?

蔡邕不知何时站到了刘奇身旁,望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颇为感慨的开口道,“贤侄似乎有心事?”这却是第一次,蔡邕主动唤一个并不熟悉的年轻人为贤侄,这份殊荣,当世少樱

刘奇目光中隐有悲戚,沉声道,“心有所感,不由而发,却让蔡大家见笑了。”

蔡邕开口道,“我听贤侄这曲子与鼓角横吹曲有几分相似,却又有不同,少了几分横吹曲的兵戈之气,却多了几分悲凉怜悯之情,不知贤侄此曲学于何处?”

刘奇顿了顿开口道,“此曲本是北地所传鼓角横吹曲,今日奇有感而发,胡乱做了几番改动,却让蔡大家见笑了。”

蔡邕开口道,“哪里,哪里。贤侄此曲,浑然成,源自横吹曲却胜于横吹曲,既然有感而发,不知贤侄胸中可有佳作?”

刘奇本想拒绝,可一想到蔡琰,如今蔡邕站到自己身旁,却是缓解二人关系的大好时机,当下点点头道,“倒是有几句词曲,出来让伯父点评一番,只是伯父莫要笑我才疏学浅才是。”

蔡邕摆了摆手道,“无妨,无妨!你这子才学出众,我倒要听听,你胸中还藏着什么佳句。”

刘奇望着巍巍秦岭,略一沉吟,开口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商山路。霸上望西都,意踌躇。”

刘奇的声音越发的低沉了,颇有一种伤感夹杂其中,“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今化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听到刘奇念出头几句,蔡邕心中甚觉不错,待听到刘奇最后一局出口,蔡邕面色大变,一把拉出刘奇衣袖道,“襄阳侯,慎言!慎言!”

张辽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刘奇身后,听到刘奇的诗歌,心中颇有同感,待到蔡邕出言之后,插话道,“蔡中郎,我倒是认为襄阳侯的颇有道理。”

刘奇还沉浸在自己的感慨当中,被蔡邕扯住衣袖,这才回过神来,自己以一个后世饶角度去看,汉朝此时以灭亡这是没有异议的,可到这个时代,纵然下烽烟四起,可只要如今子有一日贵为子,这个下还是大汉的盛世。

反应过来的刘奇,开口淡淡一笑道,“两位勿要介怀,站在这高处,感受着霸上风光,不禁想起秦末乱世,高祖创业之艰辛,回想昔日暴秦之政,民生劳苦,一时间有感而发。”

蔡邕还未话,就听到张辽开口道,“公子此歌,气势磅礴,朗朗上口,颇合辽之心意,不知可有名字?”

刘奇开口道,“此歌此曲,观古今之盛衰而坐,就唤作怀古吧!”

蔡邕出言道,“怀古,倒是个好名字,道尽了此词此曲的真意。”

张辽开口道,“蔡大家乃是当世大家,今日既然闻得襄阳侯妙曲,不若也以此曲为题,歌一首以和襄阳侯,日后也好传为佳话。”

蔡琰带着面纱,从不远处走了过来,轻笑一声道,“父亲大人,襄阳侯的词曲,我都已经记了下来,不过我觉得襄阳侯的诗歌,中意不足,不若父亲也以此为题,来上一段佳作,我可是好久都没听到父亲的佳作了呢!”

蔡邕横了蔡琰一眼,他如恶化看不出蔡琰心思,不过是怕刘奇此歌传扬出去,为士人诟病,拉上自己扯个大旗而已。

可女儿既然开口,自己也不好不开口,当下略一沉吟道,“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登高叹兴衰,若为怀,强汉才起暴秦败,世态沉浮如云海。忠,子差。奸,子差。”

“唉!”听到蔡邕一首诗歌,刘奇长叹一声,“好一个世态沉浮如云海,蔡大家心胸,侄钦佩不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