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传统国术比武,现在这年代还是比较少见的。
比如他们家开的连锁‘青松武道会馆’,传授的虽然是正经‘太极功夫’,但大多数人也就学了几手防身术,如果真的与行家比武,那是不顶用的。
刘子强淡然应了声:“请~”便起手一个抱怀式。
李国良也简单摆了一个太极起手懒扎衣。
两个人就这样在场地上转起来。
传统武术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而走门子便是由此而来,并不像某些外行人所想象的那样徒有架势,这期间对战的双方精力要绝对集中,时刻观察对手的几个特点,以及避免自身露出破绽被对方抓住。
走门子的过程中首先要观察对手脚步与手的配合,可初步得出对手身心是否协调,其次可观察对手的身法是否灵活,判断对方是力量型还是技巧型。
总之走门子这样几圈下来,基本可以判断对手的基本情况,在心中预想几种进攻的路数,以及防守时的要点。
刘子强开始对自己很有自信,但随着几圈下来,他发现对方身姿看似破绽百出,一击便可解决战斗,但是,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畏惧感,令其不敢随意出手。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要知道传统国术比武,讲究的是精气神。
刘子强知道不能在这样下去,脚步出现了新的变化,手脚的变化多了起来,显然已经认真起来,收敛起了刚才的狂傲之色。
对方显然是个他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劲敌。
这还没有开始,自己的精气神就被对方所摄,这从另一方面说,对方的内修怕是比他要强,甚至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渐渐,刘子强的手心渗出了细汉。
对于传统武道高手比武,可不像一些散打擂台上那样,被打中了也就记个得分点,一般情况下就算被KO也就是当场昏迷,性命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传统古老的武道比武不是这样的,而是只要被对方沾住你的身体,那肯定是要冲着要害部位去的,轻者伤残,重者丧命。
传统武道放在清末民初那会,八十老娘蹦倒孩儿,那是常见的事,功夫高强的被功夫稍逊的打杀的,也是比比皆是,打对了地方,灭杀对方不用二两劲。
所以刘子强虽然感觉自己与对方有那么一点差距,但也没有放弃,仍在寻找着机会。
李国良已经看出了对方的底细,是形意拳的功底,融入了点太极之意,待到对方转到自身右侧时,故意露出了一个看似巨大的破绽。
刘子强果然上当,当时就是一个左手反背一引手,右手一伸手,直往李国良左胸前。
一招‘黑虎掏心’,眼看就要打个朴朴实实。
李国良随即撤右腿,右手微抬迎向刘子强的左引手,左手一个内搂手,将其‘黑虎掏心’的右手腕搂住,顺势往自己右边推去,同时左脚往斜前方一跨,身体45度转身,借力,左腿从后面斜向上拐起,脚后跟直奔刘子强的后心。
李国良用了一招有名的腿法,背踢。
刘子强在自己拳势被对方接引之时,就知道自己上当了,眼看拳势已老,后心就要被对方后脚跟踹实,却见他直接弯腰,双手撑地,也将左腿勾起,直接起了一个蝎子卷尾,破了这必杀一招,而且又用背腿反攻了回去。
【哼,和我玩腿法,那就让你看看我刘氏家传腿法的厉害。】刘子强内心冷笑一声。
要知道他们刘氏的家传腿法,就算整个黄河以北,那也是数得上名号的。
腿法常见的有侧踢、鞭腿之类,但刘氏却擅长就是背腿踢,如倒打紫金冠之类,说的就是好的腿功可以打得人满身缠,要点就是贴身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