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凡要带兵,在众人眼里,没有泛起丝毫的波澜。
不过,董卓眼下执掌三军,麾下兵马不下数万,董凡不管怎么折腾,也没人在意。
默默的吃完饭,董凡便回了东跨院,夜已经深了,乌云蔽日,空气沉闷,怕是要下雨了。
董凡来到书房,找来纸笔,埋首案头,时不时的皱紧眉梢,低头沉思,之前的他,无论怎么庸碌无为,但那都过去了,今后该怎么做,必须理出个头绪。
董卓要做什么,他阻止不了,甚至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
距离诸侯讨董,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迫在眉睫,留给董凡的时间并不多,但他仍然尝试着想改变一些东西。
这一世身体太弱,但他前世学过国术,记忆还在,也有一定的对打经验,今后不仅要练兵,趁着还年轻,也必须把身体打熬结实,不奢望成为一流二流的沙场大将,至少多些保命的本领还是必要的。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管做什么事,董凡都会提前立下计划。
现在少帝刘辨还没有被废,但董卓已经开始密谋准备了,这几日,他一直跟李儒等人私下商量,有时很晚才入睡。
虽说少帝性情懦弱,远不如陈留王聪敏贤明,更利于掌控,但这里面牵扯的事情太多,少帝是何进的外甥,是何后的儿子,何进的旧部很多,不少人都站在少帝这边,这不是董卓想要的结果,只有废掉少帝,彻底将何进兄妹的势力拔除,董卓才能安枕高卧。
另外一方面,董卓也想以此来震慑群臣,让所有人都畏惧他,乖乖臣服他,只有废立君王才能凸显出最大的震慑力。
还有一点,董卓一直自称董太后的族人,而刘协是董太后一手带大的,被称为董候,算起来董卓和刘协沾亲带故是‘自己人’
虽然行事粗暴野蛮,但董卓并非没有脑子的莽夫,控制京师后,先接收何进的部曲,掌控皇城的禁军,把兵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军事上的地位,董卓手握重兵,不可撼动,对于政治地位,他自然也不会满足,一般的官职,董卓不会看在眼里,他直接瞄准了三公的宝座,第一步,先易后难,先把司空刘弘拿掉。
司空刘弘,既无才干,也无名望,是靠着论资排辈当上的司空,把他拿掉,董卓毫无顾虑。
董卓以上天降灾须有三公承担的惯例,以久雨不停为借口罢免了刘弘,让自己顶了缺。
顺利当上了三公,虽然司空地位是三公里最低的,但因为董卓手里有兵权,实质上,他已经凌驾于三公之首。
第二步,拉拢名士,重用士人,蔡邕也因此得以结束十二年的流放漂泊,被请到了洛阳。
为了让蔡邕来洛阳,董卓依旧是惯用的粗暴做法,他放出狂言,“我力能灭其族,蔡邕岂敢不来!”
虽然行事蛮横,谈不上礼贤下士,但对蔡邕,董卓还是非常的客气,也非常器重。
有了兵权,有了政治地位,又借着拉拢名士提升了自己的名望,一切就绪,董卓这才召集百官,公开提出废立的想法。
不料,事情并不是他想的那么顺利,袁绍、卢植、丁原,都极力反对,让董卓恼羞成怒,大失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