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太后去世一个月以后,明国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收到了这个消息,当莫然宣布守孝三年的时候,就已经有第一波书信抵达。
莫然宣布守孝三年的消息后,更是在大明掀起滔天巨浪。
第一波来的是书信,寄书信抵达的主要是些老臣,比如盛庸、陈迪、姚善……等十几位靖难时期的老臣,他们都在天子脚下,第一时间能做出反应。他们置信问候莫然,表示了默哀,让莫然凡事以国事为重。
第二波就是四个内阁大学士率领文武百官,让莫然不要陷落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守孝是好的,但不能不问政事。听过天子守孝三个月的,没听过天子守孝三年的。
莫然又没立皇太子,又没有出征再外,这还不管理国家政事,那让谁去管理。
第三波就是京师以外的臣子的信件,来的信件很多,主要就是说,一个国家需要君主来治理,一件事情需要一个要素才能成功。
皇上你别闹,好好做你的老板,我们还指望大明公司健康的运营下去,这样是全天下的福利,也是这些文武百官的福利。
可是莫然不允许,莫然想真心实意好好守孝三年,是发自与内心的想法,并不是其他皇帝一样只想着作秀。
莫然把所有的事情压下去后,才发现只是图的一时清净,国家那么大,有些东西必须得管。
大事情比如官员升迁罢免,国库和边塞的各种动向。
小事情比如新的宫女太监招募,南洋诸国新的问题。
这些只不过是暂时能想到的,皇帝就是一个忙中偷闲的职业。
在全国大臣的海量书信的反对下,在莫然为自身利益思考下,莫然决定每个月初一、十五开两次朝会,每个星期自己也会去文渊阁坐馆一个时辰,这两项措施发布下来后,才平定了大明沸腾的官心。
守孝是可以守,但是工作不能丢,这就是莫然的真实写照。
守孝三年里,雨蒙、静娴、慧子都一直呆在莫然的身边,朱文茔也从镇江军校毕业,还得到了进士的学位,只是不知道有没有水分。
朱文坲也不再去镇江军校,而是天天腻歪着雨蒙,让雨蒙说一些这个世界上没有的东西,朱文坲不忘初心的从周蔓阿姨那里,朱文茔姐姐找来新鲜的糕点、果品,给自己的雨蒙大娘品尝。
有时候静娴看到朱文坲对雨蒙的好,简直要胜过了自己这个亲娘,真是一阵阵心酸啊!
半年后,芸陵地宫修好后,慧子和静娴经常性的陪莫然在芸陵一呆就是一天,在她们的心目中,吕太后是个称职的婆婆。
慧子从吕太后去世后,就再也没有去过琉球,一般都是遥控指挥。
雨蒙虽不陪着莫然来看吕太后,但也经常性的在吕太后的墓碑前,将同朱文坲采集一束束野花送给吕太后,只是做法有点前沿。
静娴和慧子只是不断的烧了一些冥纸,吕太后的地宫不要任何奢侈的陪葬品,只有陶碗陶罐若干个,还有维持皇室威严的镇墓兽外,还有薄棺两副、就再无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