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察合台汗国又称亦力把里,14世纪中叶,统治中亚的原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察合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二部。
东察合台汗国的国王汗主要活动于别失八里八里为突厥语,意“城”之地,明人记载也称之为别失八里国。
歪思成为东察合台汗国的国王后,举众西迁伊犁河谷今新疆伊宁地区,改称亦力把里。“亦力”应即伊犁的另一音译。
总体的来说,在莫然十三年的时候,整个东察合台汗国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国内有统一的行政权,统一的兵力。
歪思正是这片土地的实际统治者,是正儿八经的察合台后裔。
半个月前,帖木儿的孙子哈里勒以两万重甲骑兵袭击葱岭,大败葱岭的东察合台的守卫军,长驱直入东察哈台腹地。
帖木儿的另一悍将阿扎西率领十万轻骑兵,从播夷海巴尔科什池南部向东察合台汗国内陆进军。
两者相聚会师于热海伊塞克湖,途中遇到的察合台的军队,没有一支在帖木儿帝国的骑兵冲击中坚持三天的,歪思为了自己的汗位,坚决反击帖木儿不正当的入侵。
半个月中,歪思集结了近十五万人的骑兵,为了这次反击帖木儿的争斗,歪思可是掏空了家底。
歪思没有什么骑士的仁义,当哈里勒作为先锋,指挥数万军队继续前进的时候,终于碰到了东察合台的大部队。哈里勒的两万重甲骑兵虽然所向披靡,可是奈何不了歪思的车轮战。
一波又一波的东察合台骑兵亡命似的冲向重甲骑兵,重甲骑兵虽是铁造的,但不是铁生的,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击,让哈里勒也忍不住想后撤退了一点。
可是哈里勒一撤退,东察合台的军队冲击的更欢悦了,哈里勒忍不住骂娘,谁让自己和大部队脱离的太远呢。
不过根据和阿扎西的约定,只要自己成功的守卫一天,他就能绕到东察合台军队的后面发动袭击,到时候自己再全力冲击,肯定能一下子歼灭东察合台所有的战斗力。
好在哈里勒率领的军队都是百战之师,是波斯西最精锐的士兵。面对那些如潮水般涌来东察合台骑兵,还是止住了衰败的阵势,两万骑兵背靠一个荒丘,居高临下完全不顾满天的羽箭。
要不是小亚细亚诸国制造的板甲坚固无缝隙,这群重甲骑兵早就被射成浑身是箭的刺猬了,就算是这样,满天箭雨的撞击也让不少骑兵有喷血的冲动,只能用木质的圆盾来抵消冲击力。
还好逃到这个只有十几米高的小荒丘上后,完全占据了地理优势,歪思的军队只能轮番上阵,在也起不了冲击的作用。
荒丘下得东察合台军队轮番上阵,荒丘上的哈里勒凭借重甲骑兵的优势,完全可以建立一排钢铁长城,重甲骑兵还可以在防线内轮流休息,就算哈里勒丢下所有辎重后,不能饮食,不能喝水,重甲骑兵舔着龟裂的嘴唇,依然还能坚持再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