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在一起是超级热闹的、每一天日子过得都是很快的,转眼就是莫然十一年四月。
“可惜,朱允熙还在江西东部赈灾,”吕太后感叹道。
莫然感慨直隶行省北部的旱灾好救,只要救灾粮能按时拨下去,到时候只要坐等老天下雨,一下雨灾情自然就能解除。
可是江西东部的洪涝不是那么好搞的,首先不把水排除掉,就不算治理好洪涝。
全国这么大,一想到水就想到夏原吉,所以朱允熙赶到后,夏原吉也从湖北调了过去。
莫然知道的消息,都是解缙禀报的。
夏原吉和朱允熙一道去江西,是黄观和杨荣一手批准的。而同样为大学士的解缙,总会被莫名其妙的抛到一边,这搞得解缙太悲哀,只能向莫然倒倒苦水。
不过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时候,不免谈起一些烦恼的琐事,吕太后想给朱允熙娶亲,连对象都选好了,就是皇宫女史黄莺儿。
朱允熙这几年东奔西走,从十六岁就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如今已经是大明势头最大的王爷,黄莺儿自认为嫁不了皇帝,嫁给大明的第一亲王也是挺不错的。
黄莺儿自从莫然成为皇帝后,就一直掌握后宫的财政,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出现过纰漏,是多么的有才华。而且黄莺儿熟读儒家经典,又是黄观大学士的侄女。朱允熙自然是喜欢的不得了。
本身婚姻就在今年三月份举行的,可是整个三月份过去后,朱允熙连个影子都没有见到,黄莺儿还以为朱允熙悔婚呢,整个人哭的像泪人一样,两个眼睛肿的都像核桃。
随后在四月份朱允熙特地寄来了书信解释,说洪涝过后又恰逢瘟疫,作为全线指挥赈灾的他,自然不能因为自己的儿女私情把国家大事放在一边。
朱允熙还在信中再三保证,等六月份一切忙的差不多了,自己就会回去看黄莺儿,到时候自己定当登门谢罪,到时候再举行大婚。
看在国家大事的份上,黄莺儿自然也不在计较什么。
今年由于各方面指挥得当,北方蒙古各部落都已经明军所糅合在一起,他们起着汉人的名字,穿着从汉人那里交易来的衣服,说着别扭而又结巴的汉语,五年以后将很难再区分蒙汉二族。
蒙古小部落的贵族更是得到了限制,不仅第一时间学习汉语,来往的信件也必须使用汉字。
当上酋长的蒙古小贵族,就不能在兼任汉人委任的官职。
汉人委任的官职好处多多,一个小部落设置了三名内史,一名汉人、一名本部落蒙古人、一名外部落蒙古人,他们的职责就是调查部落贸易、汉化、税收等政策的落实,这中间是有好多利润的。
这些政策执行的越有效果,他们的薪水就拿的越高,虽然只是七品小官,但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调动各都司的直辖军队。
大明的东三司随着内地牵涉过去的人口,逐渐实现人口快速生长。
本身处于蛮荒地带的琉球府、台州府、宋禄行省、安南行省也在大规模的官办移民浪潮中,实现汉人全部覆盖,几年强制性移民的实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