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棣很喜欢这种霸道气势,他觉得自己既然做不了皇帝,就要多积蓄点成为大明第一王爷的资本,比如在朱莫然面前博个好印象。
去年自己把没用的兵将打包送了出去,得到很大的一笔封赏,王爷该有的福利他也有了,同时还保留北平度自治的权利,要是这次帮助朱莫然,那么他会给自己什么好处呢?
朱棣心中的想法很简单,这件事其实很好办,既然将领和士兵都维持不变,那么把三边的军事范围都改变一下不就好了吗!
河北铁铉可以统领整个河套的防线,周常和窦平一个守卫蒙古高原东部,一个守卫蒙古高原西部。
东北三司中辽东都司汉化搞得最好,而且辽东已经基本上全部开发,辽东可以成为新的行省,这样辽王朱植就可以迁入努尔干都司。
河北因为朱棣裁去所有的护卫,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只要流下来少量的卫队进行防御即可,朱棣还表示,自己可以随皇上回应天府。
这样祆尔都司加上努尔干都司的士兵去戍守蒙古高原,河北都指挥使铁铉则负责祆尔都司以及长城沿线,辽东都司建立新行省,辽王朱植则率领护卫和军队去戍守努尔干都司,这样一算下来,只要变一下顺序,问题全解决了。
想出这个绝妙的办法后,朱棣忍不住哀叹,“要是这个朱莫然灵智不开窍多好,靖难之役我就会胜利,这皇位也会是我的。”
……
莫然手捧着朱棣从北平快马递来的奏折,越看越觉得处理的很好啊。
蒙古高原没攻打下来之前,辽东和河北就已经不在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里,如今蒙古高原打下来之后,辽东和河北让游牧民族更是鞭长莫及。
以前是怕游牧民族骚扰,才在河北和辽东设置军区,如今两者已经成为正儿八经农业区了,随着军区的外移,这两个行省还能给大明提供税收,外移的军人还不至于被裁军,又保证了大明的军队数量。
不得不称赞,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至于施行的时候,莫然又做了一些小改变。
首先是铁铉掌管整个长城防线,不过长城纵横上万里,想让铁铉一个人掌控是要累死铁铉的,就另外派了五个副将替铁铉分忧,分别是张邺、杨林、张济、李定、张文远。
周常掌管整个蒙古东部,从忽兰忽失温到北海长达千里路程,莫然派遣血气方刚徐聘和张辅,他俩为周常治理阿只里海子和北海。好让周常抽出时间来训练新兵,到时候一举消灭瓦刺。
窦平目前只在吉尔吉斯胡附近大兴土木,居延海附近也驻守少量的部队,为了以后向也儿的石河流域扩张,莫然派遣了唐旭替窦平分忧。
为了不让辽王朱植寒心,莫然特地颁发圣旨,允许辽王朱植在有生之年,可以享受到比其他藩王多一倍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