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御书房内,莫然提笔写下了给朱棣的信,告诉朱棣要挑选二万去过漠北深处的护卫,把这些人留在北平,等明年和自己一起去讨伐瓦刺。
剩下五万护卫,他会让铁铉前去接收,到时候让这五万护卫带着一家老小,前去大明的新疆土,过着一年收三次粮食的好日子。
莫然又召集三个内阁,商量出兵多少为好,黄观和解缙认为,大明的北方已经有几十万的士兵了,压根没必要再添兵了。
皇上就出五万士兵保卫自己的安全就行了,御驾亲征最主要是振奋士气,不是让皇上拿着刀和敌人拼刀子。
而且五万士兵花费的钱,还可以算在计划之内。至于运粮食和军械,用船装载,一船起码得抵独轮车拉上上百车的量,沿着大运河北上,或是沿着直隶山东海岸线北上也可以。无论两样执行那一样,都能节省不少成本。
莫然还想再说点什么……
潇恩就把户部国库的结余送了上来,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列出的每个月不停的造燧石枪、斩马刀、朝安南行省、宋禄行省移民、又扩充支教部的队伍的花费。
如此多的开销,自然花费了巨额的银子,如今大明国库尚存银七百万两,等到“食全食美”酒楼的年收入运到国库,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莫然看完也不好在说什么,只能让大明北方戍守部队出兵。
一番计划后,东北三司出兵六万,铁铉出兵六万,让辽王朱植再出兵二万,加上燕王朱棣的二万,还有自己带过去五万人,可以凑够二十一万人。再让周常和窦平也筹集十万人。都要选精锐的部队出战。
这样就可以三路军齐出,每路军都是数十万人,只要有一路明军遇到瓦刺军,就能把瓦刺军打的呜呼哀哉。
要是恰巧两路明军遇到瓦刺兵,那大家就要做好给瓦刺兵明年上坟的准备了。
当晚莫然又写了许多封信件,用快马寄给东北三都司、河北保定、祆尔都司、陕西行都司。
第二天莫然挑选皇宫侍卫一千名,每一个都分配了一把燧发枪,和一布袋火药,一小袋铁丸。
又从一千侍卫中选出武力值较高的三百人,每个人配上一把斩马刀。让徐聘、王涛、项飞等十几位将领教他们怎么使用这些武器。
等莫然召集京师的五万骑兵后,这些皇宫侍卫务必要学会这些新武器,再进军瓦刺的路上,每天也要抽一个小时练习。
另外这武器是制式武器,不允许说丢就丢的,即使坏了也要把武器的尸体拿出来,不然就会受到斩头的惩罚。
训练皇宫侍卫的时候,莫然又让徐祖辉在守卫京师的三十万大军中筛选了五万精锐士兵,五万士兵都配备上马匹,其中五万马里面有一万五千多是蒙古马。
待一切准备完毕后,在莫然七年十二月初,一身裹着棉袄的明军,五万人个个骑着马儿,绵延好几里路,马和人所需的粮草,早在十天前已经沿着元朝遗留的大运河运向河北保定,只要军队离大运河不远,就不愁被物资所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