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外,汉水边,一艘百料大船停靠在码头边等着。
寒风呼啸,码头上并没有多少商旅往来,唯有百十人正在话别。
时值大汉建安三年十一月丙寅日,正是寒冬欺人之时,诸葛瑾却于此时租船南下,即将前往江东完婚,这码头上话别的,就正是诸葛亮等兄弟数人。
当然,大姐夫蒯祺和二姐夫庞岷,此时也在码头。
大姐和二姐这时都有孕在身,此时又是寒冬,她们不便驱车百余里前来送行。
十月底,诸葛三兄弟的孝期满后,诸葛瑾便租了一条大船,准备沿江而下,前往江东。
汉江发源于汉中平原,沿途还有沔水等支流汇入,在襄阳绕城而过,就连襄阳城的护城河,都是引用的汉江水。最终,汉江在武昌之左,汇入长江。
是以,顺着汉江直下,在武昌又可以沿着长江而下,一帆风顺,就能抵达吴郡。
走水路,沿途不仅少了颠簸之苦,匪患也相对少很多。
当然,江夏太守黄祖,还有江东水师,并长江上那大大小小的水贼,也不是好相与的。
不过,这点隐患,相对于陆地上多如牛毛的山匪路霸来说,确实不算多。
更何况,大姐夫蒯祺也会随船前往江夏。荆襄第二大世家的三公子出面,江夏黄祖多少还是会给些面子的,就连沿江的各路水匪,也会安分不少。
“大哥此去,一路珍重!”诸葛亮带着两位弟弟,给诸葛瑾躬身拜道。
有道是长兄如父,这个时代,最讲究孝悌。
如今,大哥诸葛瑾为了他们几位弟弟着想,孤身前往江东成家立业,隆中的家业几乎尽皆留给了诸葛亮他们,即便是后世来客,诸葛亮也极为感动。
在后世,兄友弟恭或许有,但更多的却是兄弟姐妹之间争家产、打出狗脑子的传闻。
诸葛瑾扶起诸葛亮,又摸摸诸葛均和诸葛诞的脑袋,笑道:“又不是生离死别,搞得这么悲怆干什么?”
“放心,为兄到了吴郡,便会着人送书信回来。”
“倒是二弟,家中的重担,三弟和诞弟的抚养,从今往后可就由你担当了。任重而道远,二弟今后也得多多费心才是。”
嘱咐罢二弟诸葛亮,诸葛瑾又拉着诸葛均和诸葛诞,嘱咐道:“我诸葛氏本是琅琊郡世家大户,只可惜家道中落,今后振兴我诸葛氏的重任,就靠咱们兄弟四人了。”
“如今,为兄需远赴江东,两位弟弟今后当多读书,多向你们二哥请教。”
“你们二哥之才,当世少有,言传身教,你们今后也会受益无穷。”
诸葛均和诸葛诞躬身拱手道:“谨遵大哥教诲!”
嘱咐罢兄弟,诸葛均又向两位妹婿拱手道:“为兄此去,不知何年才能再回荆襄。二弟孔明尚未成家,三弟和诞弟也还年幼,万望两位妹婿今后照看一二。”
说着,诸葛均对蒯祺和庞岷就躬身礼拜。
蒯祺和庞岷赶紧回礼,然后汗颜道:“大哥此话,可就羞煞我兄弟二人了。”
“孔明之才,荆襄谁人不知?如今更是有诸葛痘惠及天下,岂是我二人能够比肩的,与其说是我等照看孔明,还不如说是我等向孔明请益。”
蒯祺此话,倒也不是推脱。
如今荆襄最顶尖的才俊,就数诸葛孔明和凤雏庞统。这不仅是师门在背后自吹自擂,他们二人也有真才实学,这才是令荆襄众多青年一辈佩服的。
更何况,眼下诸葛痘正在中原推及开来,荆襄七郡首先受惠。百姓自是感念诸葛孔明和神医张仲景的,而荆襄的青年才俊们,更是对诸葛孔明佩服得五体投地。
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神农尝百草,始有今日之五谷和医药。
诸葛孔明发现的这诸葛痘,虽然功不及仓颉和神农,却也倒底为天下苍生杜绝了一大瘟疫。
这注定是必将名垂青史的!
诸葛孔明尚未二十,便注定名垂青史,而那些所谓的荆襄才俊,看似是才俊,却多是碌碌无为之辈。如此鲜明对比,又是自家内兄弟,蒯祺和庞岷自是佩服诸葛亮的。
听着两位姐夫的褒奖,诸葛亮羞赧道:“两位姐夫廖赞了!”
“愚弟这是半桶水到处晃,今后还得多多向姐夫们讨教才是。”
大姐夫蒯祺,二姐夫庞岷,他们的才学和能力是有的。
虽然在某些方面,或许不及他诸葛亮,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在诗词歌赋方面,即便有后世的唐诗宋词兜底,他诸葛亮也不及庞岷在这方面的造诣。
毕竟,庞家是诗书礼仪之家,其父又是鹿门书院的山长,是修士门派的外门长老,自小耳濡目染,庞岷随便遣词造句,就足够他诸葛亮想破脑壳儿的。
……
相互一番谦虚,诸葛瑾笑道:“好了,时候也不早了,为兄这就去罢!”
说完,诸葛瑾在栈桥上,对着众人几乎一辑到地。
诸葛亮和姐夫、兄弟们,赶紧回礼:“恭送大哥,一路顺风!”
起身,诸葛瑾也不看众兄弟了,直接转身,就上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