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九章 广陵将军(2 / 2)盛京沧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武鸣修摆摆手:“只要他肯帮这个忙,些许钱物不算什么。只要咱们仍旧能在扬州打开门做生意,钱财还不是滚滚而来。”

韩山沉吟着低头不语。

雨声忽然插口道:“诚如武舵主所说,若只是损失些钱物,咱们漕帮倒也不在乎。我只怕将军府乘机要插手漕帮事务,这可就麻烦了。”

武鸣修起身道:“咱们现在在这里思来想去,也都只是假设,没见到徐将军,说什么都是白费。要不然先这样,明日一早,我去将军府走一趟,若是他开价太高,咱们再南撤也不迟。”

雨声与韩山交换了一个眼神,武鸣修已经做出了让步,他二人只得点头同意。

次日一早,武鸣修带着白二先生,匆匆赶往将军府。

广陵将军徐知训,正是眼下淮南境内执政大人徐温的长子,也就是肖俞所冒充的淮南小公子徐知诰的长兄。当然了,由于徐知诰是养子,其实他与这位长兄的感情一般的很。尤其近些年各守一方,也难得见上一次面。但说道才具、名声,这兄弟二人相去甚远。淮南朝野上下一提到徐知诰,大都会称赞几句而一提到徐知训,十个人里倒有七八个眉头紧锁,不好评价。原因无他,这位淮南头号将门子弟,性情骄横,贪财好色,没有一丁点儿的乃父之风。这么些年来,已经成了“子不类父”的活标靶。

淮南将门私下里流传着一句话,说是“教子莫学徐知训”。只是徐温精明一世,在这件事上偏偏灯下黑,只以为自己的长子不过是才具平庸些,性子急燥些,却不知在背地里做下那许多天怒人怨的勾当。为了历练他,前些年老吴王还在世的时候,就为徐知训求来了广陵将军的要职,驻扎在扬州城内。

扬州算是杨吴境内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当年老吴王为了争夺扬州,两进两出,也不知折损了多少人马才打下来。本来有意将王府迁往扬州,只是多年征战之后,老吴王与民休息,一时也不好大兴土木。但谁都看得出里,老吴王是想着以后民力恢复了些,便要将治所从庐州迁到扬州的。谁知后来天不假年,老吴王忽然暴毙,算是留下了个不大不小的遗憾。能将这么个地方封给徐知训,足见老吴王生前也是对徐温给足了面子的。

对于徐知训的品行,旁人虽然看在眼里,但一来碍于多年老兄弟的情面,二来也畏惧徐温的权势,三来更怕徐知训的二杆子脾气,谁敢在老大人面前乱嚼舌根,日后必然会招来徐大公子的报复。是以这么多年来,没人敢站出来指摘徐大公子的劣性,徐大公子也真就把自己当成了扬州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土皇帝。

武鸣修执掌扬州分舵,自然少不得与徐知训打交道。徐知训爱财,武鸣修出手也阔绰,一来二去,倒也积攒些香火情分,故而此次武鸣修才能壮着胆子来找徐知训。

只是病急投医时,难免碰壁。武鸣修照例在将军府门房递上帖子,往常都是直接引到二堂香茶招待的,可今日竟然得了这么一句话:“在此地等候,我去通传一声。”

连门房都没进得去!

武鸣修心下雪亮,将军府已经知道了南漕的处境,这是开始做准备了。要么是与南漕撇清关系,等北漕来接头要么就是坐地起价,等南漕来求救。

总而言之,广陵将军是要坐地分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