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平稳的渡过大半时间,马上就是融雪之时,也就是进入春季了。
铁家派人交接了丹药,便匆匆离去,铁手没有过来,似乎遗忘了僻瘴丹。
厽厼。王守义闲了下来,身体的隐患一直没啥变化,似乎稳定了下来。
太极在不知不觉间,便加精深,行卧之间,真气依然运转如意。
长春功也没有了那令人吞噬一切元气的欲望,稍稍解封,停下太极的运转,那种欲望也没有出现。
王守义松了一口气。
符文木雕,静静的放在石桌上。
古朴无华,厚厚的包浆,在阳光下,折射出金丝的光芒。
符文古朴,犹如天然的纹路,不见一丝人为的痕迹。
在神识的感应中,符文犹如树轮,一圈一圈的向内延伸。
手指轻弹,一缕先天真气稍然打入木雕之中,金丝流动,动人心魂。
极短的时间内,王守义要记下金线的流动轨迹,并照糊芦画瓢,一一记于纸上,写满一张纸,再慢慢地拆分为一个个符文。
再对符文一个个的研究,并熟记于心。
解析符文,如同科研,枯燥而无味。
静心、静气、静神
无我、忘我、真我
专一,入神,肃穆而庄重,有种特别的韵味,不知不觉间,散发出一种悠远又蛮荒的气息。
气息深遂,空旷
金子、熊二经过之时,亦不敢高声语,唯恐一开口便破坏了这种韵味,这个奇妙的气场。
人处于这种韵味之中,便是悟道,心静、气和、神宁,不知岁月,不落凡尘。
人不是神,三天三夜,三层符文,一一被王守义给拓了下来,再一一分析。
但这不等于能完全布置和刻划卷写符文。
神级符文,是基础符文的综合体,有山有水,有田有地,有月有火
每一笔都有深意和作用,并脱胎于普通的符文。
不用笔墨,符文灵液,而是以神为墨,以物当纸,以天然纹理为符,巧妙结合,成符聚阵。
鬼斧神工,亦难言奇妙,语言也是苍白,只能靠悟。
悟,读书可以悟。
悟,行事可以悟。
&32&22825&31809&23567&35828&32&116&105&97&110&108&97&105&120&115&119&46&99&111&109&32&21434&21437&12290然悟道,一字可写,可言,却能悟出千般变化,亿万种组合,穷经皓首,而不可言尽所有。
一部论语,一部道德经,各行各业,各个时代,都有给予不同的释义,关键在于变,在于人心,在于时势。
得道者,自然悟道,引领时代,一飞冲天。
“山字符,形态万千,似乎山有千万,山字符亦有千万。山是山,山上有石,山上有树,山上有土,山有水,山上有金亦或山只是山,又或山不是山。”王守义喃喃自语。
所谓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层层递进,又如迷雾,又如何给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