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采儿现在有点不知所措,或者也可以说是因为感觉受宠若惊后的震惊,脸上的红色更加鲜艳了。
她以为秦正因为她,不仅愿意把她的仇人杀了,还愿意替所有与她相关的杨家村的村民报仇。
嘴里有些结巴的说道,“一切听从郎君安排。”一说完,脸却更红了,眼睛四下乱瞄。最后右手压着左手,双手一推与胸平齐,微微一顿首之后,后退两步,一转身,头也不抬,提着裙子拔腿就跑出了营地。
这倒把秦正搞的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是什么情况?刚刚还跪着行礼,怎么现在我答应了,那丫头反而随便一拱手就跑了。
他哪里知道杨采儿刚刚那个礼和之前跪下磕头的区别。刚刚那个可是妻子对丈夫行的礼,称之为“时揖”。当然平辈之间也时常使用这个。
秦正的见识只限于拱手为礼,其他什么土揖、时揖、天揖,他是完全不懂。至于杨采儿会行那个礼,则是完全误会了秦正的意思。以为秦正是因为自己愿意以身侍奉,才答应帮她报仇。
有时候误会可能就是这样产生,秦正之前的沉思,并不是杨采儿所想的因为匈奴人现在都是他的奴隶,而不愿意替她报仇。
反而是因为从杨采儿口中听出了对匈奴人的那种誓不罢休之仇恨。这让秦正想到了更多。而杨采儿说的什么要以命换命,以人换人之举,他是完全没有听见。只能说又一个美丽的误会!
杨采儿一路小跑到营外,几个同村的女子,同时就迎了上了,“谢天谢地,祖宗保佑,你终于出来了,吓死我们了。”
杨采儿知道,她们因为秦正说的那些死法之事,很害怕秦正,但此刻却在营外等自己,也是大为感动。
“阿姊,我说过,那个秦将军不是什么坏人,你不用担心的。对了,阿姊,秦将军他已经答应帮我报仇雪恨,我阿翁阿母的仇可以报了,他们终于不用死不瞑目。另外,只要是有人出来指认,他会给所有人报仇的机会。阿姊,快去让受了委屈的姐妹都过来吧!”
旁边的几人都有些不可思议,竟然有人愿意为他们这些连良民都不是的山民,出手杀掉自己的奴隶,那些可都是精壮的男人,是财产。
“采儿,你竟然成功了,你竟然说服了那个将军,你太厉害了,小娘,我现在就去招呼诸位相邻过来……,呜呜呜,阿翁阿母,你们的仇也可以报了,女儿不孝,幸亏有采儿在。”
看着自己阿姊一边哭一边笑的跑去招呼相邻,杨采儿心里也是一松,昨天晚上想了一晚上,今早也是抱着一种不成功则成仁的感觉去请见,幸亏到目前一切顺利,只是自己以后应该也算是将军的人了吧!
“唉,不知道将军他会怎么样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