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切决定再招三个学生,也没过几天,风声突然盛传长安城大大小小的村落里,尤其是以万年县乡村为甚,村里地里没有一个人不在讨论着这件天大的事。
有肉有粮吃啊!
还能读书识字!
平时最多下地里侍候叫啥米来着的玩意!
最重要的是,除了拜师时的束脩,以后一个铜板不要!
这就捅马峰了,农家谋生本就艰难不易,靠天吃饭的,种出粮食还得交了官粮剩下才是自己的,还得去干徭役,一年到头能混个肚子饱就算是莫大的福气了。
而就这点福气,还得花无数力气和汗水去一点点的积累!
现在呢?
只要报名,只要考试过关,入了别人门墙之下,家里一张吃饭的嘴就妥当了,以后还有啥出息还指不定呢!
于是,朴素而现实的农民们,纷纷打听清楚了李切的决定,拖着自己适龄的儿女,一窝蜂跑到联合城农学院报名了。
李切没想到农民兄弟们这么给面子,一家的往往是不管儿子女儿都要报名,他安排的那几个负责协助的小厮帮工有点不够,只好调派了联合城的十几个人手,花了三天的时间,才算是把报名事宜搞妥了。
李切最后一统计,报名人数足有1836名,少年930人,少女906人,之所以是这样近乎相等的比例,完全是因为李切明说了不管男女都可以报名,谁都不傻,自然是让自己儿子女儿都报了名。
农民可不傻,也不信什么“无才便是德”的鬼话,他们只知道,如果自家女儿有机会读书识字,有没有出息且不说,反正有口饭吃对不对,再说了,这几乎是免费的啊!
当然,如果是儿子有出息,这样是最好不过了,女儿再有出息也是要嫁人的嘛!
李切不关心这些,他关心的是,这么多人报名,这事儿要是办得不够妥善,恐怕自己在村里的名声就毁了啊!
差不多两千多人报名考试,这要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搞,岂不是得累死?
李切想到这个问题,干脆先搞了一招大浪淘沙,把考生集中起来,亲自把关,长得歪瓜裂枣、五官不端正的不要,说话口齿不清的不要……
光这两个条件,1836人就去掉了三分之一,过关的考生和父母喜笑颜开,不过关的考生父母嘴里骂骂咧咧不干不净,李切也当没看到没听到——既然你们报名,就得接受我的条件,而我既然有条件挑挑拣拣了,何必和你们客气?
接下来,李切开始了笔试,笔试内容很简单,每一场时间半个时辰,一张白纸,一支毛笔,李切让考生在纸上写字,会什么就写什么,而且不能乱写一通。
李切是当场阅卷的,一个考生一张试卷,他会问考生懂不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至于那些答不出来的,不好意思直接不合格。
如此三天的笔试之后,第二关合格人数仅有340人,其中少年285人,少女55人!
李切对这个结果也不意外,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自然会紧着儿子去读书识字,至于女儿,还是帮家里干活比较好。
令李切有点惊喜的是,陈富贵的那个姐姐陈大丫,不仅识字,而且很多很多,其成绩在340人之中排第一!
最重要的是,陈大丫所会的字,基本上都是李切之前教给三个徒弟的《三字经》和《百家姓》上面的字。
李切决定再收学生,可从来没对任何人没说过考试内容是什么,偏偏陈大丫这丫头……
这肯定是陈富贵偷偷教他姐姐的,而他姐姐似乎对此也有一定天份,关键是她肯去学!
想到这里,脑海里又浮现了那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李切决定最后一关,第一个面试的人就是陈大丫!
最后一关紧接着笔试,第二天如期举行,李切坐在农学院一间教室的中央,正对面只能站在的就是陈大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