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切地想要剜了姜瑜那双诡异的眼睛的张大师一大清早就来到了后院。
甚至比送早饭的人来得都早。
姜瑜被他用一条布巾蒙住了眼睛、从床上扯起来就往外走。
被张大师吵醒的姜瑜有些惊慌,眼睛又被蒙住了、什么都看不见,张大师从一开始冰冷冷地说了一声自己是谁之后就保持沉默,无论姜瑜问什么就是什么都不说,更是抓起姜瑜的洗漱包、就直接领着姜瑜出了院门上了车。
路上什么都看不见、但被迫走得又特别快的姜瑜难免走得跌跌撞撞的,好几次都差点摔了,每当这个时候抓着她走在前面的张大师却好像脑袋后面长了眼睛一样、每一次都能准时把姜瑜扶住。
——不过姜瑜觉得张大师扶她只是为了不要被她的摔倒耽搁了时间,而不是好意。
问了好几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答的姜瑜明智地闭上了嘴,一路上听见好多不同的声音恭敬地喊张大师为“师傅”或者“师公”,姜瑜认为应该是黄大仙庙的道士们或者道童,可这时候她意识到自己眼角黏糊糊的——她还没洗脸!
姜瑜抬手准备用外套袖子擦了下脸,她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自己糟糕的形象,周围又有这么多人,她突然觉得有些窘迫,但抬起手的瞬间随即意识到自己的半边脸都被张大师的布条给遮住了。
突然就觉得也不是那么窘迫了。
上了车,姜瑜下意识又问了一个问题:“大师,我们到底去哪儿啊?”
原以为这个问题还是得不到回答,姜瑜正闭上嘴,却听见坐在旁边驾驶座的张大师冷冷地回答道:“和合石。”
“和合石?!”一听见张大师一大清早的居然带自己去这个地方姜瑜就悚然一惊。
和合石是港岛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地方,它原本只是一片普通的群山,如果不是二战的时候死了许多人、英人接管港岛之后需要选一个能处理大量遗体、又能让市民能到来悼念他们的先人的地方,这里根本做不到那么出名。
它的知名度甚至超过“市民信仰——黄大仙庙”!
因为它是全港岛最大的坟场!和合石用以运送市民遗体专门铺设的“和合石支线”同样有名,据当时居民所说,支线不但有尸臭味,运气好的还能见到好朋友(鬼的另一别称)。
不过1983年港岛政府拆除了这条“和合石支线”,因为“和合石支线”连接的粉岭—和合石坟场当中的粉岭站被政府市镇规划计划选中,和合石支线途经的地方因将会被发展为住宅区。
也就是今年,这条闹鬼的支线会被发展为住宅区。
姜瑜寄希望于张大师带自己去的是“和合石村”、甚至是目前还是工地、灰飞土舞的“粉岭/上水新市镇”,都好过去“和合石坟地”。
虽然作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红旗领导下的二十一世纪新女青年,应该对神神鬼鬼这些东西敬而远之、坚定科学立场,但……
这个世界实在是太不科学了……
尤其是姜瑜自己,现在就很不科学。
九龙距离新界北区还是有一段距离,原本还心中惴惴不安、有点紧张的姜瑜在车上晃着晃着居然不小心又睡了个回笼觉。
张大师停好车后敲了敲姜瑜位置那里的车窗户,才将姜瑜喊醒来。
“醒醒,到地方了!”张大师喊道。
这个回笼觉睡得姜瑜有些脑瓜懵,下意识打开车门下车、被早晨的风吹了一阵之后她才回过神来。
“到哪儿了?”
周围好安静,意识到这里不是市镇或者村落的姜瑜不免问道。
和合石村和工地可不会这么安静。
然后张大师就打破了姜瑜的侥幸心理:“坟地。”
姜瑜紧张得咽了口口水,她印象中的坟地就是……排成一排的墓碑和坟起的矮土包,墓碑上有逝者微笑的黑白寸照、矮土包里有逝者腐朽的遗体。
而空气中则弥漫着让人窒息的死寂。
姜瑜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后世政府要实行火葬法了。
然后张大师带着姜瑜又走了一段路,他四处望了望,确定周围没有活人打扰,才走到姜瑜身后为姜瑜解开布条,嘴上说道:“这里没人,就在这里教你控制眼睛。”
布条解开之后姜瑜有些不适应,她紧紧闭了一下眼睛才睁开,却被眼前的环境给吓了一跳——
好多人!
穿着西装的、穿着长褂的男人;穿着白洋裙、穿着旗袍的女人……
从六七岁的小孩子到六七十的老人,这里全都有,堪比上辈子姜瑜工作之余抽空游览香港的时候在金紫荆广场看见的拥挤人潮!
但不知道为什么,姜瑜却觉得空气有点发凉。
她的身体抖了一下、连忙闭上眼睛,下意识朝正在翻袋子找什么工具的张大师靠近了一步,紧张地问道:“大师,这里好多人!”
张大师听见这话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他皱起眉头不愉地道:“什么好多人?不要找事情!”
“可、可真的有好多人!”
姜瑜被之前睁开眼睛看到的人群吓了一跳,拥有一双这样的眼睛的她发自内心深处地害怕身处人潮,担心一睁开眼就会带走一个人的生命,这是她无法控制的事情,这种情况下的她宁愿被丢到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