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虞公子发话,蓝霓就抹着眼睛急急离去。
望着蓝霓婀娜的背影,虞青衣苦笑了一下,心说:虞某要不是等着看这帮龟孙想玩什么把戏,想要离开的话不过是须臾之间的事情,还用得着惊动大司马吗?
……
长乐宫太皇太后的寝宫里,大司马王莽正在和太皇太后商量国事。
“贤侄啊,中山国之事是否过了一些?毕竟卫姬名义上也算是当今太后,永世不准入京,让皇帝和他母亲母子分离,朝野会该如何评价?”
王莽欠了欠身,信心满满地说:“姑姑,侄儿这样做也是为汉室江山着想,哀帝时期傅氏、丁氏两家的教训,我们不得不借鉴啊。”
王政君忧心忡忡地说:“哀家撑起汉室江山着实不易,你可要记住,得民心者的天下。近日哀家听到了一些不好的言论,你还是谨慎一些为好,免得引起朝臣的非议。”
王莽诚惶诚恐地说:“侄儿谨遵姑姑教诲,这个请姑姑放心,不必多虑,为了辅佐姑姑治国理政,侄儿一直谨小慎微,早在三三年前,侄儿就以宗室刘成都继任中山王,册封卫姬为中山孝王后。再说了,为了这事侄儿已经……”
王莽想起大儿子王宇,不觉有些哽咽。
王政君也跟着难过,不觉很快就恢复了理性:“为了汉室江山,贤侄也是做出了极大牺牲,很好!贤侄行事如此果敢,想必朝臣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些非议倒是不足为惧,就当是昨夜秋风……哀家现在担心的是那个小皇帝,可别看他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心思古怪着呢。哀家担心着,小皇帝有朝一日翅膀硬了,不一定会听从哀家的意思来治国理政了……而哀家也逐渐年迈体衰,精力不足了。他能稳住汉室江山倒好,要是被别有用心之徒利用了,他可是应付不过来的。所以啊……贤侄还得多费心思辅佐皇帝。”
王莽不断点头称是,大眼睛滴溜溜直转。
王政君顿了顿,咳嗽两声又说:“当今局势,制衡卫氏是必要的手段,但是朝中重臣的的谏言也得顾及,贤侄的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得到了朝野的一致好评,但是东厅议事之事,还是隐秘一些才好,毕竟人多嘴杂,要是皇帝那边提出非议,哀家难免就会左右为难了。”
王莽又连连称是。非常时期,也只能这样了。
刚刚回到府邸,王嬿就前来请安:“父亲,有一个女子前来求见。”
王莽心中正郁闷着,不过一看见王嬿心情就好了许多。十六岁的少女,越来越标致动人了。尽管太皇太后竭力反对立后的事情,但是那小皇帝一旦见着了嬿儿,想必用不着自己多费心思,自然水到渠成。
于是回答:“不见,嬿儿就好好的陪着为父聊聊。”
不料王嬿却紧张地说:“那女子正在客厅候着,说那个秋后问斩的人不能斩,还说那人是父亲的救命恩人。”
“啊?”
王莽当即站起身来,急急地赶往会客厅,一边走一边对王嬿说:“既然是为父的救命恩人,怎么可能秋后问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还是救命之恩。嬿儿,你和为父一起去吧,顺便也见见为父的救命恩人。”
王嬿满腹好奇,跟着父亲去了会客厅。
“大司马大人,你可要救救虞公子!”
来着正是蓝霓。
之前王嬿一开口说救命恩人,王莽就知道虞公子遇到麻烦了。现在一看见蓝霓,更加正是了自己的判断。
救命恩人,王莽原本就没有几个。
“发生了什么事?你慢慢道来。”
不要说虞青衣对自己真的有救命之恩,即使没有这层关系,单凭蓝霓一开口,王莽也是要帮忙的。
自己和太皇太后的关系融洽,蓝霓的功劳大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