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昌泰则不然,他自恃聪明,颖悟能力高,不但不下功习练,还对二哥的指点多有不满。左二把念他年纪确实尚小,也不计较,任由他调皮好动,一会儿嘻戏玩耍,一会儿跑出练功房,捡拾被风吹下来的小枣,放进嘴里大嚼,还要对两个哥哥扮鬼脸。
母亲左王氏出出进进,边做家务,边验察他们,不时指正一番。
“老大,你去舂些米。”临近中午,母亲左王氏吩咐昌永。
正值此时,左二把走桩回首之际,蓦然看到母亲,一袭青布衣,一个圆盘大髻子中规中矩盘在脑后,虽面庞清瘦,衣着简陋,但清风有意,掀翻衣袂,飘飘绰绰,人影幻幻,显得招招摇摇,美丽无比。左二把竟然愣在那里。好久才回过神来。可能,就是从那时那刻起,母亲的韵致和品性深铭于左二把之心!
“娘,俺去吧。”左二把收了功架,从砖桩上跳下来,主动请缨。
“不用!让你大哥去吧。走完了桩,弹腿第五弹,你好好再练习一遍。娘见你势口不错,但功架还不到位。你爹就要回来了。回来是要考你们的。你们哪一个都要好好练,可不能叫爹失望啊!”母亲神闲气定,语气十分坚决。
“二弟,你…你…练着,俺去吧。”半口袋谷子已经被甩上了肩。
“娘,舂米,俺还没见识过哩!”老三昌泰一看稍有歇息的机会,吵嚷着母亲要跟大哥一块儿去。
“小孩子凑啥热闹!不好好练你的功!仔细你爹回来揭你的皮!”左王氏嗔怪着自己的小儿子。
“大哥娶了婆娘,将来要为嫂子舂米;等二哥也娶了婆娘,三崽好为娘舂米呀!”左昌泰的脑袋瓜子就是机灵,说话总有理由,两只黑嘟嘟的眼睛里泛动的皆是灵狡气。
“去去去,小屁孩子,说得个甚!”老大昌永粗着脖子,红着脸,看了一眼西屋里坐着做针线的媳妇,瓮声瓮气地说。
“那就照应你大哥去吧。”母亲无奈,只好答应了他。
兄弟俩一前一后走出院子。老三昌泰屁巅屁巅如出笼的小鸟蹦跑在前。
院中,只剩了左二把,他又重新温习起了“左家弹腿”。
“左家弹腿”,是左文法根据先人的武功精要,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十路弹腿。它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进步疾,腿功尤甚;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节奏分明,发力刚脆,筋顺骨直,力点明确,杀伤力强。
平时,左文法夫妇便要求儿子们下功习练。
此时,左二把有些心不在焉。刚才母亲印在他心底的影子像一粒石子投进了心湖,波澜涟漪,层起不穷。不知怎么回事,左二把隐隐有一种预感,觉得,有一天,他会离开母亲,离开朝夕伴他十五年的母亲。一想到会离开家乡离开故土,离开性情温柔品性敦厚的母亲,左二把心里一痛一痛的。毕竟母子连心哪!当时的左二把那里会想到,这种痛竟伴随他远走天涯而挥之不去。
“娘,不好了,大哥叫人欺负了。人…人…被推倒了,米也撒了。”不到两炷香的功夫,昌泰气喘吁吁跑了回来,一进家门便喊,一向伶牙俐齿的他竟然结结巴巴,赤急白脸,显然是遇见大事儿了。
“老三,慢慢说,到底咋回事?”王氏惊问。
昌泰咽了一口唾沫,匆忙道出原委。原来,本村唯一一家磨盘,被村里一个大富霸着不放手。他磨完米,又磨面,磨完玉米,又磨高粱,磨完人吃的口粮还要给牲口磨粗粮,存心占着茅坑拉不完屎。昌永顶撞了他几句,他就指使他的男佣们大打出手,将昌永推倒在地,人也摔了,谷子也撒了。
“哎,这个不争气的老大!”左王氏银牙一咬,跺跺小脚,低头思忖。
“娘,别急,俺有办法。”左二把挺挺胸脯,卯着股子劲儿,一幅内敛沉稳、胸有成竹的样子。
王氏惊诧地看着儿子,眉棱脸角已渐分明,唇边长出薄薄的茸毛,身体内涌动着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叫左王氏把这个十五岁的儿子又往高里拔了一筹。欣然慨叹:这孩子不知不觉间已经长成男子汉了。
“老二,你有甚好办法,能把这口气出了?但为娘告诉你,你所练的左家弹腿可不是对付这种人的!不值,也犯不上!”母亲有意考验儿子的处事谋略与智慧。
“以力制人,莫如以智制人。娘,人活一口气,立于天地之间一个理,胜人处往往力智并用。用,不是盲用,而是巧用。这不是您经常教俺们的吗?”左二把冲母亲点点头,安慰着母亲。
母亲左王氏看着左二把一副老成持重的样子,也敢于担当的一副身板和略显稚气却又不乏刚毅的面孔,点点头,内心里有说不出的欣喜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