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虽然斯特瑞克旅和关继武提出的轮式中型装甲部队,主要列装的都是现代才兴起的轮式装甲车辆。
但斯特瑞克旅几乎完全舍弃了火力与防护,转而强调在空军配合下的机动能力与投放能力。
轻量化的载具,能够借由大型运输机进行投放,号称可以在96小时内抵达全球任意一处地点,并展开作战。
但这是财大气粗的鹰酱,才能实行的战术。
目前的炎国,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空中运输能力与投放能力。
是以,关继武在“摸着鹰酱过河”的基础上,进行了炎国本土化的改编,更为强调轮式中型装甲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
他在部队建设上的敏锐与才华,由此可见一斑。
可也正是因为这样,赵卫红才会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感到愤怒!
“看的出来,你对自己的研究很自信。”
赵卫红的脸上,非常难得的出现了一抹刻薄的笑容,对着关继武毫不留情的讥讽道。
“所以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单位的同志,做无用功?”
“这种众人皆醉,唯你独醒的感觉,是不是令你格外的享受?”
“当然不是。”
这一次,关继武回答的很快,语气里也终于出现了些许的波动。
“事实上,我已经向很多首长反映过了。”
“现阶段,没有必要浪费财力物力,去搞摩托化部队的信息化转型试点。”
“至于原因.我想你应该猜到了。”
冲着赵卫红眨了眨眼,关继武非常自然从赵卫红手里,接过了被他一直紧握着的手册,快速的翻到了其中一页,向赵卫红示意道。
“这是美jun上个世纪的轮式装甲车,以及轮式突击炮,也叫坦克歼击车。”
“根据已有的情报,美jun的这些装备,都具备了相当完善的信息化能力。”
“至于咱们.不说信息化能力。”
“就连现有的轮式装甲车辆,都与外jun存在着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代差!”
“在这一领域,我们起步的,实在是太晚了。”
“装备上的问题不解决,仅凭借现有的装备,又能摸索出什么名堂?”
话音未落。
便见赵卫红瞪着眼睛,言辞激烈的反驳道!
“这就是你的理由?装备落后?”
“那是你一个军人应该考虑的问题吗?”
“再说了!起步晚又能怎么样?”
“如果你早点把这部手稿拿出来,没准我们国家已经研究出第二代轮式装甲车辆了!”
“只要有需要,我们国家的军工人,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造出部队最需要的装备!”
“过去的几十年,难道不都是这样的过来的吗?”
如果这就是关继武的理由。
赵卫红根本没办法接受!
诚然,关继武所说的,确实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在陆军装备全面落后的背景下。
炎国并没能赶上上世纪九十年代,全世界对于轮式装甲车辆的发展热潮,仅仅是简单的研发了“90式轮式装甲车”和“92式轮式装甲车”,解决了这类装备的“有无”问题。
至于更高级的轮式突击炮,那就更不用说了。
几乎没人指望炎国现有的轮式突击炮,能够在战场上“逆伐”国际上主流装备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实在是愧对其“坦克歼击车”的名头。
可那又如何?
愈是这样,关继武不正愈应该趁着现在还不算晚,赶紧拿出自己的成果,好让炎国意识到轮式装甲车辆的重要性,从而进行大力发展?
正当赵卫红准备继续狠狠的驳斥关继武的“错误观念”时。
他看到关继武,露出了一个非常无奈的表情。
“正是因为很多人都有你这样的想法,我就更不能把这方面的成果拿出去了。”
关继武没给赵卫红开口的机会,便自顾自的往下说道。
“在你反驳我之前,先仔细考虑一个问题。”
“我们国家在现役装备上的落后,是仅有轮式装甲车辆这一个方面吗?”
“我记得你是三十九jun出来的。”
“99式坦克定型都多少年了?听说现在都已经搞出两三种不同的型号了。”
“可你们这只东北虎,王牌jun,怎么还用着96式坦克呢?”
“是不喜欢新装备么?”
赵卫红:“.”
无视了赵卫红欲言又止的憋屈表情,关继武又竖起了手指,指向了头顶蔚蓝的天空。
“虽然这不应该是咱们陆军该操的心。”
“但身为信息化建设教材的编纂者,我想你应该清楚空军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吧?”
“没有制空权,再强的地面部队也会沦为活靶子。”
“跟坦克,与新式战机的研发列装比起来,轮式装甲车辆的优先级,并没有那么高。”
“更别说以现在的情况,第二代轮式装甲车辆就算研发出来,也未必能够大范围列装。”
“这一点,想必你应该很能体会。”
39jun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赵卫红实在是找不出的理由,来反驳关继武的说辞。
堂堂的一个王牌jun,东北擎天柱,到现在连炎国最先进的坦克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说起来很荒诞。
可这偏偏就是炎国陆军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更别说,轮式装甲车辆本就是现代才兴起的新式装备,换代的速度非常之快!”
“盲目的加入这一领域,难保不会出现诞生即落后的情况!”
“落后不要紧,反正现在也是一样。”
“可期间浪费的经费,与本应当可以用于研发其他项目的宝贵人才,以及最为重要的时间,又该怎么弥补?”
关继武顿了顿,换上了一副审视的眼神,直勾勾的看向了赵卫红。
“面对有可能浪费海量的人力物力,耽误部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严重后果。”
“我宁愿雪藏我自己的心血,就算背负骂名,也无所谓。”
“至少我自己,问心无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