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1章 戏班子来了(求月票)(1 / 2)X.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 戏班子来了求月票

又是一年春节过去,时间来到了初八。

微风,阴云,天气稍微有点冷,估摸着是倒春寒。

六七个人在憨娃儿家后面的场基忙活着,各种木料木板已经搭建的差不多了。

“加把劲,中午干完,一人一包黑松。”秦大河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道。

虽然是四五度的天气,干了一上午也热啊。

“好嘞,哈哈,后天就能看戏了。”

这天,二虎他们过来一起帮忙,秦大河又叫了老丈人,一起搭建木台子。

副班主已经坐车来了,铜陵到这边坐两个小时车就到,船就慢了,其他大部队还在江上面。

唱戏是在初十,他们戏班子要提前过来适应场地,调试设备,顺便做做宣传。

一旦第一场唱的好,后续自然会有人来找他们,不然只能去各个乡宣传,看运气了。

边上看热闹的人不少,初八农民也没什么人忙的,听到唱戏一个个都来劲了。

现在农村的娱乐方式比较多,打麻将、看电视都有,但唱戏还是很让人期待的。

不管哪个乡,一到唱戏的时候人山人海,小贩都会聚集过去。

“这是啥喜事儿?都请人来唱戏了。”

“秦家四房龙凤胎百日宴,村里不让摆流水席,就请戏班子过来。”

“啧啧,不少钱哦。”

“废话,秦大河回家都挣多少了,收一场鱼都挣好几千呢。”

“人家挣钱该人家挣,不然我们捡到鱼也没地方卖。”

“是啊,还拿钱出来请我们看戏,多仁义啊。”

大家围着场地嗡嗡的讨论着,还有小孩儿也在场基上面高兴的大声呼喊“唱戏喽”。

副班主听到大家这么欢迎,心里高兴的很,当场拉二胡来了一段。

随着悠扬的二胡声响起,标准的黄梅戏腔倾泻而出,不少人跟着一起哼了起来。

“树上的鸟儿啊,成双对”

“绿lu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折下一朵”

“我与娘子戴发间”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bei风雨”

“好。”

“唱得好!”

一曲唱罢,大家纷纷叫好。

免费的戏曲,大家毫不吝啬夸赞之词,而且人家唱功确实好。

上了岁数的老人都是懂戏的,唱不好人家也不敢提前献丑,不然招牌砸了就扯淡了。

副班主抱手致谢,然后过来和秦大河他们继续干活。

戏台的搭建的颇为讲究,分前后台,还得隔一个地方让人休息。

连唱三天,中途东西不是全部撤回船上的,除了比较贵的乐器之外,其他东西都放在戏台子里面,晚上留个人守着睡觉,第二天继续唱。

大家伙一起商量着干,有着足够的板材和阿爷、憨娃儿两个木匠在,半天功夫就搭建好了。

成本不用算,这些木材最后还会拆回去。

“刘师傅,中午咱们吃顿饭,你们船下午到是吧?”

“嗯,已经在小河口了,过来还得两个多小时。”

“行,咱们回去吃饭。”秦大河喊了一声,大家把工具拿好就跟上了。

秦家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中午做了一大桌子菜。

腊味合蒸,下面垫豆皮,上面咸板鸭、咸肉、香肠均匀的铺在上面。

红烧筒子骨、红烧鸡,就是买不到卤菜,初八卖卤菜的还没出摊。

不过去五爷家拿了一条大鲢用剁椒弄出来了,味道好的很。

下午没事儿,中午大家就敞开肚皮吃喝起来。

十几个人直接坐在院子里拼桌吃饭,虽然冷了一些,但场面热络的很。

就是刘师傅不喝酒,他们唱戏的谢绝抽烟喝酒,会坏嗓子的。

大家不停的问着戏班子的事儿,有多少人,去过哪些地方,唱哪些曲目。

“我们一个班子九个人,是小班子,主要就是在农村唱戏。”刘师傅笑着说道。

大班子就不是这价格了,九个人小班子,很多人身兼多职。

上一场还在打嚓,下一场去后台换身衣服就要上台。

通过交谈得知,人家戏班子几乎跑遍周边的几个省份了。

“原来车匪路霸多,都不敢跑太远,这几年有了船才好一些。”起码水匪是没有的。

“九七年,我们的一个同行,在国道被人把家伙事都抢了。”刘师傅叹息了一声。

现在的治安也好不到哪里去,跑陆路是真危险,有时候到了地方,钱还没开始赚呢,先交一笔保护费出去。

“等再往后,治安会越来越好的。”秦父笑呵呵的说道,笑着敬了一杯酒。

秦大河一脸便秘,车匪路霸说的就是你哦。

不过在场的都是小年轻,很少有人知道那个过往,大家依旧热络的吃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