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失望的曹操【45K】(1 / 2)江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失望的曹操4.5k】

话说魏哲离开涿郡进入冀州之后还曾想要不要绕道去一趟常山国。

毕竟巨鹿郡的下曲阳就在真定旁边,借口都是现成的。

可还未等魏哲故地重游,便在河间国遇到了一群前来投军的青壮。

开始魏哲也没有在意,只是按照惯例做礼贤下士之状。

然而只听得对面的英武青年道:“常山赵云,拜见左将军!”

此言一出,魏哲顿时眼神一亮。

不过他到底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为了以防万一便多问了一句。

“常山赵云?可有表字?”

赵云闻言虽然纳罕,但还是恭谨回道:“已有,家兄为我取字子龙。”

魏哲闻言顿时心中大悦,当即眉眼带笑道:“云从龙,风从虎,嗯,好字!”

说罢魏哲便忍不住上下打量起赵云来,越看越是满意。

只不过欣喜之后魏哲却忽然询问道:“常山国地处冀州,君为何不投冀州牧韩文节与渤海太守袁本初?”

赵云虽然不知道什么叫面试,但也知道这是魏哲的考验,当即不慌不忙的诚恳道:“天下动荡,云见识不足,难辨大势,只知当从仁政所在!将军居辽东六载,活民无数,诚以为乃当世真英雄也!”

说罢赵云还滴水不漏的解释道:“况昔日将军于下曲阳平黄巾之乱,本郡乡土亦受恩泽,如此恩义云不敢忘,今愿效力马前以报万一!”

不得不说,赵云不愧是赵云,情商、智商非同一般。

相比于性格缺陷比较明显的关羽、张飞二人,赵云简直是武将模范!

念及此处,魏哲心中顿时越发满意。

不过他也没有上来就给赵云高官厚禄养着。

毕竟如今魏哲班底渐丰,已然自有法度,不再是昔日的草台班子了。

若是随随便便来个人就能后来居上,无功而居高位,只会给日后埋下隐患,无论对魏哲还是赵云都不好。

于是魏哲在收下这支义从之后只将赵云收为亲骑,暂居队长之职。

赵云闻言亦是不骄不躁,面色沉稳的接受了安排。

一旁的太史慈见状便明白自家兄长应该挺看好此人的。

别看这些时日前来投军的四方豪杰多有被任命为军侯,但太史慈却清楚自家兄长的用人习惯。他若是看好谁必会先收为亲兵,在左右观察培养,而后才会外放任职,诸如张敞、柳毅、韩忠等人都是如此。

想到这里,太史慈倒是对这个赵子龙来了兴趣。

当晚安营扎寨之后,闲极无聊的这厮便找上赵云切磋起来。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没办法,行军赶路其实很无聊的,好不容易找到个乐子太史兹自然不舍得放弃。

唯独苦了赵云,白日充作亲兵,晚上还要面对太史慈的骚扰,一路下来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充实。

不过赵云倒是很快便在魏哲亲骑之中站稳了脚跟。

军中就是这样,实力永远是最好的自我介绍。

当然,太史慈也没有真的仗势欺人,操练武艺之余他也没亏待赵云,见他虽然读过兵书但并无家传,便将自家对骑战的领悟尽数相告。

一来二去赵云的进步那是一日胜过一日,直令他感慨这次真来对了。

且不说赵云如何在魏哲军中乐此不疲。

随着魏哲大军进入冀州,自然少不得要与冀州牧韩馥打个招呼。

于是魏哲一路穿河间,过甘陵,来到魏郡邺城与韩馥会面。

韩馥也是个讲究人,虽与魏哲乃初次相见但也赠送了一批粮草。

毕竟他坐拥冀州,府库丰饶,还真不差那么点粮食。

这般财大气粗的模样看得魏哲着实有些羡慕。

……

随着正旦过去,朝堂果不其然又颁布了新的年号——初平。

于是在初平元年正月,魏哲终于率兵赶到了酸枣大营。

与后世的演义传说不同,讨董联盟其实本就是一盘散沙。

虽然东郡太守桥瑁伪作三公信件传告天下州郡,引得群情汹涌,起兵呼应着众,但讨董义兵彼此之间却没有多大联系。

简单来说,讨董联军其实可以分为三部分。

即河内联军、酸枣联军、南阳联军。

其中河内联军以渤海太守袁绍、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为主。

除此之外并州武猛从事张杨亦率三千余人前往盟誓。

只不过张杨现在并没有什么官方身份,有点类似于盗匪,故此天下少有听闻。

不过话又说回来,张杨混成现在这个地步其实也是何进的锅。

先帝驾崩之后,为了诛杀宦官何进决定招外兵入京,当时除了董卓之外,他也曾派遣张杨回并州召集兵马,留在上党随时待命。

张杨募集千人之后还顺便平定了上党的山贼之乱。

但张杨没有想到的是何进不久之后就被宦官所杀,让他转眼间就成为了无根之木。

故此当董卓掌握朝中大权之后,张杨索性率兵进攻上党太守于壶关,可惜未能攻下,于是张杨只能率部寇略诸县,渐渐聚众三千余人。

与张杨情况类似的还有流亡的南匈奴单于于夫罗。

于夫罗本来率部众南下中原是想请求先帝刘宏帮他复国的,结果没想到洛阳变乱不断,朝堂压根就没功夫搭理他。所以于夫国只能率族人与白波贼合流,劫掠河东郡县。

不过于夫罗心心念念的终究还是夺回南匈奴单于之位。

故此在发现讨董联军如星火燎原一般出现,曾经不可一世的董卓立刻落入下风,于夫罗顿时以为机会来了。

于是他当即便与白波贼分道扬镳,率领族人前往河内依附袁绍。

只是对于这两位袁绍却不敢太过信任,只令张扬、于夫罗屯于漳水,至于袁绍自己则与王匡屯河阳县,剑指孟津,韩馥则留邺供给军粮。

抛开兵马质量不谈,河内联军表面上看倒是实实在在有三万大军。

不过与酸枣联军相比,河内联军的这点人却又不算什么了。

翌日,酸枣大营外。

当魏哲麾下万余步骑浩浩荡荡的由远及近后,营门外的张邈、曹操等人顿时面色各异,即便是像山阳太守袁遗这样的老儒也能感受到一股彪悍之意。

他们麾下的郡兵与这支辽东义军相比,简直高下立判。

即便是力邀魏哲会盟的曹操此刻都面露惊讶之色。

自下曲阳一别之后他也是第一次见魏哲,却没想到……

不过无论心中怎么想,当着魏哲的面众人还是笑脸相迎。

尤其是兖州刺史刘岱。

因为他是东莱郡牟平人,对魏哲的情况算是了解最多的。

当众人将魏哲迎入大帐之后,还未等曹操开口刘岱便忍不住开口感慨道:“闻君之名久矣,今日终得一见也!”

说罢刘岱还笑着埋怨道:“魏君下手也太狠了些,青州贤才竟一个也没给我留,去岁赴任可是着实让我好一番头疼呀。”

正如韩馥就任冀州牧后立刻派人去颍川郡迎接当地士人前往冀州一样,刘岱上任兖州刺史之后也立刻派人回青州征辟乡党。

然而让刘岱无奈的是,他搜罗一圈之后才发现诸如管宁、邴原、华歆、国渊、陶丘洪等青州贤良都全被魏哲捞走了。

甚至就连刘岱都不敢想的郑玄,都被魏哲请到辽东郡学授课。在玩笑着数落了魏哲一通之后,只见刘岱满脸感慨道:“世人皆知君擅于武事,却不知足下于文教之事上用心最勤,果然不愧是我齐鲁儿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