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章 永乐VS嘉靖,朱棣的冲动(2 / 2)长不大的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朱高煦点了点头。

“女儿倒是有两个,只不过年龄尚小,尚未到适婚年龄。”

他生的大多数都是儿子,也不知道,该说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见状,朱棣转头朝着朱高燧望去。

“老三,你今年三十五岁了,一个女儿都没有??”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这确实是事实。

身为参与了靖难的功臣,赵王朱高燧,三十五岁的年纪,子嗣只有两个。

和疯狂下崽的藩王不同。

朱高燧连忙说道:“爹,老大有女儿,还都差不多到适婚年龄。”

“您可以选她们。”

朱棣沉默的点了点头。

“也只好这样了。”

其实和庄牧联姻的目的也很简单,目前他们和庄牧的关系,只是客观和店主的关系。

并不牢固,没有归属感,是很容易突然间消失的。

联姻,其实就是增强庄牧对大明永乐朝的归属感,增强其对朱家的归属感。

虽然朱高煦和朱高燧不争气。

但朱高炽争气,子嗣很多。

其中不乏适婚年龄的女儿。

要是实在不行,订婚的方式也行,等长大了再嫁一样的。

结婚不是目的,用结婚这种手段绑住庄牧才是目的。

“对了,老和尚。”

“嘉靖年号,你可曾听闻?”

在史书上,自己好像并没有看见过嘉靖年号的皇帝。

姚广孝摇了摇头。

史书上,暂时来说,尚未有人使用嘉靖这个年号。

朱棣眉头一皱。

既然不来自过去,那该不会是……来自未来吧。

又或者来自未知的朝代。

“老二老三,你们刚才和这老道士一起做梦?”

朱高燧点了点头。

“是,这老道士从庄牧手里买的是仙梦酒。”

“仙梦酒?”

这倒是真的符合这老道士的穿着举止。

道士最求的其实无非就是寻仙问道,得道长生。

道家子弟,基本上是像庄周那样,悠然自得,有追求,但不强追求。

道教子弟,基本上就是走向寻仙问道,寻长生的。

“然后呢?”

朱高燧随即笑道:“谁知道,那梦居然是后羿射日的梦境。”

“天上挂着十颗太阳,他成为其中一颗,然后二哥就化身后羿。”

“手持弓箭,射着天上的太阳,那老道士为了活命,疯狂逃窜。”

“不过,那老道士很聪明,一下子就猜到我们进入了他的梦里,然后自杀苏醒了过来。”

强行中断梦境,自杀方式是最快最有效的。

当然,不用自杀也行,只不过庄牧好像忘记告诉这老道士了。

朱棣略有所思。

后羿射日,倒是不错的故事梦境背景。

若非庄牧已经去睡觉,不然他其实也想体验一下,后羿射日是什么感觉。

射下天上的太阳,感觉应该会比狩猎要更好。

朱棣颔首点头:“嗯,你们两个继续守在这里,要是蓝玉来了,派人通知我。”

……

皇宫里。

朱棣回到尚书房,便直接诏见了朱高炽。

朱高炽一瘸一拐,在小太监的搀扶下,来到了尚书房。

并微微躬身行礼,跪礼则免,不然朱高炽跪下起身都要废很大的劲。

紧接着朱棣继续说道:“老大,我记得,你应该有好几个女儿吧?”

“是否到适婚年龄?”

他先是一愣,而后开口说道:“爹,女儿儿臣倒是有,只不过适婚年龄,还需要几年。”

“皇上,您是想要和哪个国家联姻吗?”

虽然他也有女儿,可最大的女儿也是在永乐七年生的,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十二三岁出头就可以订婚。

然后等着再过几年,就可以成婚。

朱棣询问女儿的时候,朱高炽第一时间,便想到的是联姻。

联姻?

听着这话,朱棣缓缓站起身,叉腰笑道:“这天底下,还没有哪个国家够格,让朕联姻。”

朱家的女儿和以往的皇室联姻不同,很多都是下嫁。

嫁给的,基本上都不是什么达官贵族,而是以能力方面为主。

“唉……有些难办了。”

自己的女儿基本上都嫁人,且年龄大,朱高炽的女儿尚未成年。

没有合适的人选。

朱高炽有些困惑:“爹,您问这个干嘛?”

“朕想要给庄牧赐婚,他的能力,你应该清楚。”

“用婚姻将他绑在朱家,是最好的办法。”

“只可惜,你们都不争气。”

谁能想到,自己,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四个人。

居然连一个适婚年龄的女儿都拿不出来。

罢了,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这时候朱高炽神色有些犹豫,有话想说,但不敢说的感觉。

朱棣看着朱高炽这扭扭捏捏的样子,淡然说道:“有什么事,说吧。”

见状,朱高炽便直接说了。

“父皇,刚刚河南山东那边传来消息,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已经将近快三个月没有下雨。”

“儿臣正准备,拨款给河南山东两地赈灾,这样一来,北伐所需的粮食筹集就需要还要拖延些日子。”

朱棣眉宇不悦。

“拖延多久。”

“若是来年情况好,旱灾褪去,那自然是一年时间。”

“若来年的情况没有好转,那恐怕少说都需要两年的时间。”

两年时间?自己还能活这么久吗。

可是粮食问题,确实无法改变。

朱棣无奈。

“不能挤出来?”

朱高炽有些汗颜,摇了摇头。

“想要筹集北伐粮食,要么节省朝廷开支,要么增减土地丰收。”

“儿臣已经将朝廷能够节省的开支,都尽量节省了。”

“至于增加税收。”

“大明能够开垦的土地,基本上也都开垦,粮食收成好与不好,都需要看老天爷。”

“天灾朝廷无法控制,若是能够让粮食产量增加,或许也能行。”

朱棣若有所思。

不知道庄牧酒馆里那扇门,能够通往那些河流。

如今,永乐这条河流有些干枯,或许能够从其他河流借些“水”来。

当然,若是用钱买也行。

或许可以问问庄牧,看能不能利用那扇门,购买粮食。

筹备北伐的军需。

毕竟每个朝代的富裕程度不一样。

今年永乐朝国家收成不好,那就去别的国家借粮食。

来年别的朝代粮食收成不好,也能来永乐朝借,互补。

关键在于,那扇门,能够运输多少粮食。

要是光几石粮食,那可能是没有任何作用。

……

酒馆里。

时间差不多临近傍晚时分的时候,朱高燧和朱高煦,狄平三人依旧打着牌。

朱高煦是秉持着,输了不让走的理念。

强行拉着朱高燧和狄平打了一天的扑克牌。

就在这时候,一位愁容满面,眼神中失去光泽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嘴里还念叨着:“祖宗江山,难道真的就要倾覆在我的手上了吗?”

狄平手里的牌刚准备打出去,就看见,门口的铃铛好像没有响。

于是连忙朝着朱高燧使眼色。

朱高燧还以为是狄平要牌,然后就拿着自己手里的小王,递到桌子底下。

因为朱高煦不会记牌,谁多了一张,谁少了一张,他根本记不住。

而这次,朱高燧的作弊手法终究还是翻车了。

狄平并没有接过递过来的小王。

朱高煦这时候发现朱高燧桌子下面的小动作,便直接低着头,朝着桌子底下看去。

当看见朱高燧的牌,正在递给狄平的时候,朱高煦的怒火,蹭的一下上来了。

直接将桌子一掀。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