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出酒馆,朱棣便收起笑容,吩咐道:“朱卫,去让老三,查查这个道士是什么来历。”
“皇上,可是此人有什么不妥?”
刚刚那老道士,貌似也没有做出什么逾越的举动。
朱棣只是淡然的说了句。
“朕不喜欢。”
这还是他第一次发自内心的不喜欢一个人。
关键是,他们从未相见过。
他倒是有些好奇,这老道士是什么身份。
就在这时,姚广孝跟了上来,并说道:“皇上应该知道庄牧给两位王爷下毒的事情了吧。”
朱棣点了点头。
“怎么?”
“皇上不生气?”
“老二老三嚣张惯了,我没那个精力管,有人治治他们挺好的,老二老三不死就行。”
这些年来,他处理朝政都有些颓靡,自然是无心管教两个儿子。
反正对待朱高煦和朱高燧,只要玩不死,随便庄牧怎么玩。
只要不是把朱高煦和朱高燧扒光,丢在大街上就行,他丢不起这个脸。
“你想说什么?”朱棣也知道,姚广孝是害怕自己生气,牵连庄牧,这才会追出来询问。
心里也肯定有话想说。
“没什么,就是想替庄牧和皇上解释,其实两位王爷喝下的酒没毒。”
看着姚广孝这副模样,朱棣略有些意外,他打趣道。
“老和尚,你对庄牧这小子挺上心。”
“不然,干脆,你就认他当个义子,到时候我给你封爵位。”
“让他传下去,怎么样?”
“反正你也没个子嗣,没朋友,没家人。”
其实姚广孝并不算是孤身一人。
他有姐姐,也有朋友。
只不过,因为他写了本书,叫《道余录。
内容就是斥责北宋二程,程颢和程颐,还有南宋朱熹的撰写文稿中,多以一己私意攘斥佛老。
其中大致内容就是。
上述三人,没有了解过佛家学说,便一以私意出邪言+皮之辞,枉抑太过。
总结来说就是,贬斥佛学,拿出理据来,不要空口白话。
姚广孝认为,二程的遗书中,有二十八条,朱先生的遗书中,有二十一条都是缪言,姚广孝将这些条例道理,一一解剖分析。
结果,没能得到认同,还为其招来骂名。
知晓这本书的人,都开始轻视姚广孝,看不起姚广孝。
那年,姚广孝前往苏湖赈灾,路过长洲,去拜访自己姐姐,结果吃了闭门羹。
后,拜访故友王宾,也吃了闭门羹,还让人传话说:和尚误矣。
而后,姚广孝再次去拜访自己姐姐,结果这次却被自己姐姐辱骂,姐弟决裂。
皆是因为这本书。
在儒家子弟看来,二程和朱熹的遗书,是至圣真言,姚广孝没有资格否认。
就连姚广孝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写的这本书,会让自己的姐姐都和自己割裂关系。
不过,他还是把朝廷赏赐,都分给了自己的族人。
“皇上,这就不必了。”
“我和庄牧相识不久,岂能妄认义子。”姚广孝摇了摇头。
朱棣淡然笑了笑:“庄牧这小子,在这应天府里无依无靠,还有这么个怪癖。”
“要是有你给他做靠山,他能过的好些。”
“我不在的时候,你也能不那么孤独。”
“你也是,好端端的写什么《道余录,批判二程和朱熹,家都没得回,朋友决裂,姐弟决裂。”
“我堂堂永乐朝的少师,居然混到你这地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