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开弓饮血,非巨力不可驭求订阅
武园!
林晨抬眸,看着这位武政司司长大人。
他没想到这位武政所司长大人,第一句话竟然会是问的武园。
和武园接触的这数月,林晨心中确信,武园对自己没有恶意,且从那位严前辈口中,他隐约觉得武园的来头很大。
武园对自己没有恶意,但林晨不知道武政司对待武园是怎样的态度。
“弟子确与武园有过接触,当初……”
“你与武园接触的细节,不用告诉本官。”
裘如风打断了林晨的话,看到林晨疑惑的表情,笑道:“武园非我大梁势力,其他几国也有武园存在,而我大梁对武园的态度也很明确,允许大梁武者与武园接触。”
苏凌川和何汝云向林晨告知大梁只有入品武者才知道的事情,包括大梁的历史和过去,此事裘如风自然知晓。
“司长大人,这武园到底是何来历?”
“关于武园来历,老夫也说不清楚,只是知道一点,当初太祖皇帝建立武政部,武园亦有出力,且大梁武园和我大梁一样,对于妖魔都是极其痛恨。”
大梁武园对妖魔极其痛恨?
林晨抓住了重点,疑惑问道:“难道其他国家的武园,对待妖魔的态度不一样?”
“郑国立妖兽为护国神兽,你觉得郑国的武园对妖族是何态度?”
林晨思索片刻便是明白,郑国既然立妖兽为护国神兽,那么郑国的武园要想在郑国存在,不被郑国朝堂所反对,必然也是和郑国朝堂的立场一致的。
“总有几个国家,与妖兽同流合污,而后与妖兽同谋,不断侵扰其他国家,你练武也有一载,应当知道珍禽血肉能够增长气血,帮助武道境界突破,而那妖兽血肉对于武者的助力是珍禽的数倍甚至十几倍,对于某些国家来说,牺牲普通百姓,与妖族为伍,换来自身的强大,是一件划算的买卖。”
裘如风脸上有着轻蔑之色:“我大梁之前的大楚、大宋……之所以妖魔横行,其中一大原因,便是朝堂世家与妖魔沆瀣一气,妖魔需要百姓血肉,世家也需要妖族血肉,双方各取所需。”
“司长大人,那我们大梁武者若是需要妖族血肉的话……”
“去北疆,去东海,入军营,我大梁北部冰原,便是雪域妖族之地,东部海域有着海族之妖。”
“入伍前往边疆,斩杀妖兽,可得妖族血肉,亦或者入朝为官,以贡献分向朝堂换取妖族血肉,你家苏大人给你的紫晶髓液,便是来自于东海妖域之中。”
裘如风笑眯眯道:“当然,另外还有一条路也可以获得妖族血肉沐浴己身,让得肉身之力得以攀升。”
林晨看到司长大人这笑容,心中有了一个猜测。
“既然心中有了猜测,那便说出来,本官看你猜的如何?”
“弟子斗胆猜测,是否和天才条制有关?”
武政司大人,找自己不会无缘无故提到妖族,而自己入武馆满半年,也是到了天才条制开始的时间了。
“挺机灵。”
裘如风抚须,对林晨能这么快想到这点很是满意。
“我大梁学武少年众多,武道资源极其紧张,但太祖皇帝定下武道兴国之策,创建武政部,除了让所有大梁子民都能够接触到武道,也是为了选拔天才少年。”
“武政部,对于天才标准定下了三档,其中第一档是武馆的考核奖励,能够拿到武馆的考核奖励,可称之为一县之天才。”
听到司长这话,林晨想到了自己当初水云掌小成和大成时候拿到的武馆奖励。
而根据这次县斗的情况来看,张起和沈革两人也是能够拿到武馆的这些奖励。
一县之天才,确实很符合。
“第二档便是一府之天才,以府试为标准,前十者便算符合,也能得到相应奖励。”
“再往上便是最后一档,行道之天才,也就是武政司的天才条制,像你这等能够在半年内将一门功法圆满,便可以称之为江南道的天才。”
“武政司,只是将符合天才条制的学员上报给江南道,对于你们为期三个月特训,实际是由江南道武政厅来负责。”
林晨静静倾听,他不得不佩服大梁太祖皇帝,还有武政部的那些大人物,这套天才筛选制度极其标准,当真就是层级分明。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最高只有行道级的天才?
不该有一国的天才吗?
一国天骄啥的称谓。
小说里可都是这么写的。
“可有何处不解?”裘如风看到林晨神情不断变化,好奇问道。
“司长大人,弟子是觉得,既然都有行道级,难道就没有再往上的?”
裘如风洒然一笑:“莫要忘了武道科举。”
林晨恍然,自己确实是忘记这一茬了,武道科举,可不就是代表着整个大梁最顶级的天骄吗?
只是想到自家教习已经三十出头了,还要参加科举,这个年龄也能算是天骄吗?
“我朝虽然对你们这类天才有所优待,但也有个度,这也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大梁,从来不是靠一两个顶尖武者就能昌盛,靠的是千千万万的武者。”
“这也是为何,武馆学员最多只能待三年的原因,朝堂对你们的培养只有三年,三年之后能够在武道上走多远,就得看你们自身的造化。”
“以你的出身来说,这一次为期三个月的特训极其重要,这将会是你今后唯一一次能够享受到天才待遇的机会,此次特训之后,即便你再天才,武政厅包括本官这边,也不会平白无故再给你修炼资源。”
裘如风看着林晨,郑重开口。
对于太祖皇帝定下的这个规矩,他当初刚担任武政所所长的时候还不理解,但在饶州府担任了多年司长后,这才理解了太祖皇帝的魄力。
大梁有十六行道,此外还有京畿以及边疆三大重镇,若要再往上选拔一层天才,以大梁的资源并非承受不起,毕竟能够从各行道脱颖而出的,也就那么一两个人,整个大梁加起来不过五十人之数。
可太祖皇帝只给定到行道一级,这些天才要想继续在武道之路前行,就只能靠自己去争取修炼资源,最后参加科举。
科举,是大梁对武者乃至于天下百姓影响力最广的,也是最为公平的武者晋升渠道。
天才也最多只能享受到行级一道的资源照顾,但也足够够其踏入练脏境,而能够参加科举者,不仅有练脏,甚至还有入品强者。
纵然天赋上不行,但这些人修炼时间较长,和那些武道天才也不是没有一较高下的机会。
也恰恰是因为太祖皇帝定下的这些规矩,那些武道天赋不算太高的,也依然不会放弃后续武道之路。
天赋不够,那便勤炼来补拙,靠努力去争取更多的修炼资源去赶超那些天才学员。
天才武者的培养和普通武者的晋升渠道,其中之平衡,在太祖皇帝定下基调之后,历经朝堂多次调整,才有了如今之局面。
“多谢司长大人提点,弟子明白了。”
林晨没想到司长大人会对自己说的这般透彻,原以为简单指点自己两句便是差不多了。
“你既然走的是极限武道之路,那就更需要修炼资源弥补上境界提升上的差距,本官准备将你之事迹上报江南道,将你定为江南道寒门学员之典范,你可愿意?”
“弟子愿意。”
林晨恍然,司长大人给自己说了这么多,也是在这里等着自己。
自己缺资源,而被江南道给定为典范之后,必然会有奖励,就如同苏大人将自己定为鄱阳县寒门学员的典范一样。
“本官也不瞒你,若最终武政厅认可,不但对本官,对你,也对整个饶州府武道都会有所益处。”
裘如风老眼中有着精光:“朝堂每年给予给各地的武道修炼资源是不变的,但具体到哪个行道,则是根据各个行道的情况来进行划分,每一届科举武状元所在行道,武道修炼资源来年增长三成,而放在江南道,各府的武道资源同样也会有变动。”
裘如风没有告知林晨,具体是怎么个分配比例,但林晨两世为人,心中也是有个大概猜测,不外乎名次越好的地方,得到的修炼资源越多,而名次越差的,就会被减少修炼资源。
至于会不会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导致各个地区的武道势力不平衡。
对于这一点林晨倒是看的很明白,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大梁能够做到如此已经算是不错了,且他估计朝堂对于那些武道实力一直落后的区域,也会有扶持之策。
朝堂之策,离着他还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