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草台班子(1 / 2)岁晏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草台班子

方明澈坐上了王德显开的军用吉普。

这车要三万多呢,地道的奢侈品。而且,因为大多是军中在使用,所以又多了些其他色彩。谁都晓得,开这种车的不是一般人。

王德显看他很熟练的给自己系上安全带,忍不住道:“你倒是挺老实,现在很少人坐车会系安全带的。”

不是很少人,应该说压根就没有人系安全带。所以看方明澈伸手拉安全带,他着实楞了一下。

方明澈道:“事关身家性命,我从来都很老实的。”

他上辈子买车开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车上不是载着闺女,就是载着闺女+外孙。那能不安全第一?他肯定得给两个小的做表率啊。

王德显道:“瞧你这样子,会开车?”他都是最近才学会的,跟着老爷子的司机学的。

方明澈道:“我堂哥给黑市老板开车的,教过我。他小舅子受伤的时候,我还给代过班跑长途。大车、小车我都能开。就是车太贵了,短期内实在是买不起。”

如今开黑的的那些人,譬如自家岳父胡同里那位,还有小偏院那位,那都不是自己的车。如今压根就不准私人买车,能有车的都不是一般人。这种人一般不会亲自上街去载客,都是雇的人。

王德显开的这车,多半是他家老爷子或者他爸的,部队给配发的。要正团级以上才给配车,他那位三堂哥估计都还不够格。他平时肯定也没有机会开。

王德显有些惊讶的看方明澈一眼,“别说,你会的还真不少。”

说英语、开车。这都不是当下一般人能会的。而且,小方脑袋瓜子是真的够用,又特别的识时务。这种人,唯一差的也就是一个身份。

不过,他考上了大学。如今考上大学就是鲤鱼跃龙门,何况是全国前十的名牌大学。以后也就不是普通人了!只是,小方可能等不及了。等不及大学毕业!

面对他这个疑问,方明澈道:“我不想错开改革开放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之前没有下定决心做什么,所以才只是开了个废品站让自己日常有所收获就好。”

大碗茶摊不能摆了。但肯定不能像阿嫣说的一样就拿着3000块,安心读四年大学。上辈子就错过了考大学和改革开放,这辈子怎么都不能再错过了。错过了都对不起自己重生一次!

如果这四年什么都不做。那等毕业出来,第一茬下海的人都已经有一定先发优势了。他再想掺一脚可就没现在这么容易了。只有这时候冒险下海,才是留给他这样的草根的机会。晚了,别人都知道好处了,就轮不到他了。

王德显发动车子,“现在下定决心了?”

方明澈点头,“嗯。最初想过就借着国家以后会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春风,开英语培训班。毕竟我阴差阳错的都被调剂到英语系了。但后来知道了国家如今是何等的缺外汇,我就心动了。”

那他不如把生意做得大些,找一个靠谱的靠山。

想来想去,他就准备找王家当靠山了。王德显这个人还是有底线的,王家的家教应该在他们那个圈子里还不错。这说明王老爷子是有底线的。

王德显点头,“是啊,国家缺外汇缺得要命。但需要外汇的地方却那么多!”

他一开始和老爷子说,有个朋友想做生意,想跟王家合作。老爷子和三哥那真的是一点都不感兴趣。直接让他不用讲了,王家人不掺和做生意的事。

他赶紧说是给国家挣外汇的生意,这俩人顿时眼神都不一样了啊。听他说了一阵涉外旅行社和小方在人手上做的准备,又问了问是不是就是之前教他英语、给他出主意的小方。便让自己把人带去给他们瞧瞧。

方明澈开始以为车子会开到军区大院去。结果就停在二环内,一栋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前。

王德显道:“我爷爷喜欢住四合院,说是有天有地的。至于军区大院,有一栋苏式的小别墅,不过那产权还是部队的。不上班的时候,他老人家喜欢住外头。这四合院专门收拾过,有厕所、浴室这些。住着还挺舒服的!”

方明澈跟着他进去,眼见是三进的青砖大四合院,八百多平的院子。心道:废话,这能不舒服么?

王德显直接把方明澈领进了正房的书房,这是他爷爷平常起居的地方。进去后,就看到个六七十的老人家在写毛笔字。旁边一个比王德显大几岁的男的在伺候笔墨。

老人家很快收笔,写的是‘国富民强’四个大字。字嘛,应该是特地练过的,还带着些金钩铁马的个人风格。

老人家带着些审视的看向方明澈。

王德显趁机道:“爷爷,这就是教我英语的方明澈。我俩以前一个胡同的,关系不错。”

“北师大英语系的,称得上是时代娇子了。你看我老头子这手字如何啊?”

方明澈道:“一笔一划皆有来历,直追二王啊!”

王老爷子噗嗤一笑,“谬赞了!是学的二王的字不假,但难望其项背啊!坐吧——”

方明澈道谢坐下,“谢谢王爷爷!”

既然王德显把他当朋友介绍,他也就不用喊得太见外了。

有工作人员进来上了茶,然后退出去。

王德显又介绍道:“小方,这是我三哥王德志。”

“王三哥好!”这是上过战场的二等功英雄,方明澈便欠身打的招呼。

王德志点头,“你好,小方。不用客气!”说完也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这是他堂弟的军师。今天正好无事,他也留下见见。

王老爷子道:“小方,你的想法,小四儿和我老头子说了说。想法不错,但你怎么知道外国人会因此来消费呢?”

方明澈道:“其实从一开始在天安门广场摆大碗茶摊,我就一直在观察。外国游客是越来越多的。但不可讳言,比起他们的人口来,这个数目还是非常的低。外汇比人民币值钱许多,哪怕是国外的普通人、穷人,来了咱们国内也是可以当富人的!他们不来,主要就是因为对我们国家还不够了解,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如今,别说外国人,就是华侨、港澳同胞也心头没什么底。”

台湾同胞就不提了,两岸还要几年才恢复正常往来呢。

王老爷子点头,“你们学校有留学生吧?”

方明澈点头,“有的,我甚至跟他们都打听过一些情况。这些留学生往往是有一定政治背景的。”

他真的特地去跟这些人打过交道。那些人虽然一开始都不是太热情,但也结识了几个。侧面了解到一些情况。

王老爷子道:“所以呢?”

“这种情况,就必须让外国游客多了解中国啊。了解我们现在是打开国门、张开怀抱在欢迎他们。国外和中国的文化有一些冲突的地方。譬如说国外讲究的是‘顾客就是上帝’,而我们的国营饭店张贴的告示还是‘不得随意打骂顾客’。想在国营的地方买东西、吃住行,除非是国外有一定身份的人,去到首都饭店、友谊宾馆这些地方。外国的普通人,在中国目前同样是得不到太好的服务的。或者说,他们感受不到太好的服务。因为服务员看他们是外国人,其实态度已经比平时好了。但他们对此没有感觉。我们开旅行社,就是为了把人家兜里的钱掏出来,服务这一点就格外重要了。”

王老爷子没搭话,方明澈想了想继续道:“中国的历史、文化十分的丰富,自然景观也非常的漂亮。这些资源都应该被利用起来。我学英语的,正可以利用这样的语言优势作为一个桥梁。在给国家挣外汇的同时,自己也能借到东风,先富起来。”

他也不管那么多,反正想到什么就巴拉巴拉都说了。

王老爷子既然喊他来见见,说明对他这个合伙做生意的提议还是感兴趣的。

旁边王德志端了个茶盅也听着方明澈口若悬河的说。他看眼王德显,这小子你从哪找出来的?也忒能说了!

方明澈说了半天,觉得有点渴了,就端起茶几上的茶盅喝了一口。

最后王老爷子点点头,“听着好像有点搞头。行吧,具体的你和小四儿去谈。如果他有搞不定的,让他找他三哥。”

王老爷子说完,端茶。

方明澈很识趣的提出了告辞,和王德显一起出来。走到园的时候,他问道:“老王,你家还有没有一个王德福啊?”

王德显也是学过一段时间英语的,立即道:“我家没有wondul。”

两人出去的时候,开着车在拐角处遇上一个三十多岁容貌皎好、个子高挑的女的,用自行车带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