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 这回紧张吗(2 / 2)泡杯雅木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刚才坐在观众席后排,看不到前面的情况,此时站在台上将一切尽收眼底。

第一二排的座位上,大佬如云,其中不乏有穿着绿军衣的高人。

李老板、雷老板、招老板这些名流大亨也全部到场,在几位有力人士作陪下,正谈笑风生。

马交的何博士与澳娱的另一位大股东雷震东同坐一桌。

隔壁两桌则是以李超人为首的地产大亨。

翟远粗粗扫了一眼,香江十大地产商这次一共到场六位。

相较之下,招六叔虽然是影坛霸主,却只在第二排最边缘处捞了个位置,身边还坐着六婶房怡华。

招六叔与翟远有四间龙头戏院的交情,此时突然看到他出现在舞台,清癯削瘦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惊诧,旋即迅速恢复如初,冲翟远微笑点点头。

翟远笑容如常,举着话筒说:“上个月26号,我们祖国与英方草签了联合声明,身为一个香江人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深受感动,热泪盈眶……”

台下的观众哗哗鼓掌。

心里却疑惑:诶?报幕时不是说这是个歌曲节目吗?怎么变成演讲了?

后台节目组的工作人员见翟远站在台上,刚开口就嘚吧嘚了将近一分钟时间,一个两个急的脸都绿了。

“怎么还不开唱?他在干什么?他想干什么!”

“导儿,那咱们伴奏还放吗?”

“放个der!”

王冼萍一个女导演忍不住爆粗口,翟远在台上的演讲慷慨激昂,台下的领导们看表情还挺满意,这时候毫无征兆打断他的话头,那才叫演出事故。

她快步走到夏濛面前,焦急询问:“濛姐,这究竟怎么回事儿?”

“我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但请你放心,翟远肯定不会在镜头前说违反规定的言论。”

夏濛同样哭笑不得,知道翟远脸皮厚,没想到能厚到这种程度。

他真是一点也不紧张啊!

不过有一说一,这小子口才还真挺好。

舞台上的翟远陈词了足有两分钟,站在香江同胞的身份上,表达对回归的期盼。

没办法与坐在前排的有力人士们搭上线,他只能用这种不要脸的方式怒刷存在感,如果能引起大佬们的关注,进科学院挖墙角的事便大有希望。

最后他终于收尾:“……我相信香江很快将会从一个新起点扬帆起航,为此我特意创作出一首《东方之珠抒发情感,愿祖国的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后台的工作人员手忙脚乱:“快快快!放伴奏!”

悠扬的前奏响起,翟远开始了自己的演唱。

“小河弯弯向南流,留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

后台不乏声乐界的专业人士,更有国家队成员,听翟远唱了个开头有人就轻轻皱起眉。

什么呀!这不是毫无技巧,全是感情的大白嗓嘛。

陈美玲见状撇撇嘴,心想:你们懂什么?翟先生是创作型选手!

艺人相贱、文人相轻。

奈何后台艺人虽然从专业性上轻视翟远,但台下观众们却听着有滋有味。

翟远刚才那两分半的演讲,已经将气氛烘托的很足,又有黄、顾两人创作的伴奏旋律,以及这首歌本身十足的含金量,只要他没有破音跑调,怎么唱也不会难听。

满场皆静。

观众们咀嚼着歌词中的含义,不少人脸上露出动容之色。

叶雨卿坐在台下,眼睛里全是小星星,满脸崇拜看着台上的翟远。

而在第三排角落位置,有个气质清冷的女人,同样紧盯着台上挥洒自如的翟远,嘴角轻轻翘起。

当清冷女人望向翟远时,翟远一侧脸,在人群中恰好碰上她的视线。

看到那张熟悉面容,翟远心中微微一动。

香江广生电力公司的千金、华恩百货公司董事主席,薛婉恩。

她居然也来参加晚会?

还特么坐在第三排!

翟远与薛婉恩隔空对个眼神,眨了下眼,嘴里正好唱完最后一段:“……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观众席静了几秒,紧接着掌声如雷。

叶雨卿在后排激动的站起身来:“好嘢!偶像好嘢!”

薛婉恩竟也站起身,一袭黑色露肩晚礼服优雅端庄,向台上的翟远轻轻抚掌。

李嘉城、何宏升这些大佬们面带微笑,雷震东则直接冲翟远比了个大拇指以示欣赏。

“这个后生仔不错,没有给我们香江人丢脸。”

有力人士们闻言也纷纷面露笑容,对台上的年轻人生出好感。

一曲终了,翟远出尽风头。

回到后台。

王导演眼泪都快流出来:“翟先生,我做过这么多节目,您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位。”

翟远自知理亏,笑了下说:“嗐!想骂就骂呗,您这么委婉干嘛。”

王导演不敢对香江同胞发脾气,转过脸问一群内地艺人:“有谁愿意精简下自己的节目?”

内地艺人纷纷抬头望天,假装没听到。

毕竟这年头能上电视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陈美玲见状有些无奈,心想早知道刚才少唱一首歌了。

她刚想到这里,人群中有人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个温和的声音说道:“王导演,我少唱一首吧。”

众人循声望去。

香江歌手张明敏身着西装、鼻梁上架了副金丝眼镜,面带微笑,一身书卷气质。

他和陈美玲一样,都是三连唱的待遇。

张明敏说完看向翟远,笑容和气道:“翟先生,你在宝岛放我那首《我的中国心,什么时候付一下版权费呀?”

…………

与此同时。

夜幕下,燕京城某处宅邸。

有一位老人坐在沙发上,夹着支滤嘴极长的香烟,正饶有兴致看着电视里的直播晚会。

身边几位老同志作陪。

电视画面里,翟远在舞台上慷慨陈词。

老人一面听一面微笑,说话时带出巴蜀口音:“这个小伙子讲得很不错,如果每一个香江年轻人都有他这种思想,我们还担心英国人搞啥子鬼撒。”

《东方之珠的旋律响起。

老人听翟远唱了两句,微阖双目,手掌轻拍膝盖附和节拍。

演唱结束,他再度睁开双眼,满意的点点头:“歌词很不错,敏锐捕捉到香江人民真实微妙的迷茫心态,又不失对祖国的认同感。这个小伙子有文采,我觉得这首歌将来完全可以放进教材里嘛!”

身边的老同志们也微笑点头。

老人好奇询问:“刚才电视里说,这个小伙子叫么子名字?”

三分钟后,一份翟远进京时就调查清楚的档案,送到老人手里。

“翟远,原名翟敬远,出生于香江新界元朗区新田乡下湾村,生于公历1965年2月14,其父翟孝康早年意外身亡另传死亡原因与其兄长翟孝盛有关其母赵美珍无业居家,小妹翟瑶目前就读拔萃女书院附属小学……”

整封档案里,翟远的履历清清楚楚,从中学毕业开办录像厅与邓泽成结仇,到如今身兼九一娱乐、1024、秘密园、元朗工厂以及自然选择号赌船老板的信息,全部有所记录。

其中在宝岛放红歌、招揽左边艺人进自家公司,与自由总会频频呛火,更是浓墨重彩的部分。

“挺好,就是做事偶尔偏激毛躁。”

老人笑呵呵看完,给出评语:“不过很附和年轻人的风格。”

旁边有人提醒:“今天文联的夏濛同志跟科学院那边提过一句,这位小同志打算向科学院捐赠一千万港币,希望从里面挑几个搞技术研究的专家,帮他在元朗的工厂做啥子机器。”

老人翻了下档案说:“录像机和光盘……我记得鹏城叶老四好像也在搞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年轻人愿意钻研科研技术是好事,我们应该支持鼓励。”

旁边的人担忧道:“他把人才带去香江,万一叛……”

“哎!说这些做啥子嘛!”老人摆摆手,略作沉吟:“明天安排个时间,我想见一见这个小伙子。”

…………

《东方之珠一夜之间风靡全国。

京城日报头版头条介绍完昨晚的晚会,副刊第一条新闻就用了五百多字赏析这首歌的歌词。

标题是: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内地观众第一次知道了‘翟远’这个著名歌星的名字。

于是。

在正版的唱片还没灌录出来时,燕京城头脑活泛的小商贩们,已经先一步制作出从电视喇叭里录制的歌曲录音带。

从西单到潘家园,街面上不时能看到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

她们凑到路人身边,神神秘秘询问:“大哥,要带子吗?香江著名歌星翟远的《东方之珠。”

翟远收到这个消息时啼笑皆非。

下午一点来钟。

两位精气神十足的青年警卫,来到翟远下榻的宾馆,敲响房门。

“翟先生,麻烦跟我们走一趟。”

翟远坐进一辆红旗轿车里。

一路无话。

在长安街附近的一所屋苑里,他第一次见到老人。

翟远一五一十,将自己制作vcd和光盘的思路讲说一遍,老人听罢频频点头。

“科学研究很重要,但也一定要按照国际规章办事,希望下次见面你能做出好成绩。”

一老一少简短的交谈,随着老人的这句话而收尾。

翟远被送回宾馆。

坐在床上,他连续抽了几支烟,心情方才渐渐有所平复。

夏濛叩门而入,笑吟吟望着他,问:“这回紧张吗?”

翟远扯了下嘴角没说话。

夏濛又笑了下,说:“科学院那边已经通过你的申请,抽空带你的人去参观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你需要的专业人士。”

当年这台晚会因为场地问题,采用从各地录制录播的模式播出,书里照顾剧情改成了直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