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钟繇躺在这里,可安邑就这么大,郎官们多住在官舍,来来往往,什么消息都能汇集过来。
显然,伏完开始怀疑董昭被赵氏收买了,认为董昭故意恐吓朝廷。董昭又不清楚赵基掌握了多少信息,只能实话实说;说谎的话,必然活不过今晚。
下狱的话,多少还有些活路。
再说了,原来还能稀里糊涂敷衍;现在朝廷正式询问,董昭再蒙蔽朝廷,真迁回雒阳,发现情况与董昭说的不一样。
那么朝廷不会放过董昭,天下人也会诟病董昭。
董昭承受不起这么大的指责,也只能实话实说。
董芬见钟繇心态良好,立刻就说:“元常难道就能忍心?”
“不急。”
钟繇皱着眉头:“现在真不能急,董公仁受刑,或许是一桩好事。”
“这怎么能是好事?”
董芬埋怨,又看到钟繇左腿上裹着的柳树皮,又看钟繇的脸,钟繇一脸平静:“太多人盯着,谁救董公仁,必祸及自身。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董公仁胸藏韬略,文武双全,远在百官俗流之上。赵侍中若是知人善用,自会解救董公仁。”
目前也就赵基适合救董昭,赵基一道手令,安邑令不敢不听。
董芬听了长叹一声:“前几日赵侍中请朝廷派遣知兵的大臣为虎贲讲解兵法,当时众人推举他,他却拒绝。早知今日,也不知他可会懊悔。”
袁绍定冀州之际,以董昭担任巨鹿郡守,董昭单骑上任,解析形势,借力打力,迅速平定巨鹿形势。
随后魏郡豪强俱乱,公孙瓒来袭,袁绍内外交困,又让董昭兼任魏郡郡守。董昭也是分析形势,巧妙用兵,很快瓦解了魏郡豪强的联合之势,数万不服袁绍,为韩馥伸张公义而作乱的宗贼被逐个击破。
再之后,因董昭的弟弟在张邈那里效力,也因韩馥逃到陈留请求张邈庇护,袁绍生出忌惮,董昭这才借入朝的理由离开冀州。
半路上却被张杨扣留,张杨丢给董昭一颗负责河内骑士的武猛都尉印,就算把董昭收编了。
期间曹操使者要途径河内入朝,也是董昭劝说张杨,张杨放行,才有了去年曹操使者第二次挥洒金币,交好李傕、公卿,让朝廷确认关东有曹操这样的大忠臣。
董昭的立场不需要隐瞒,就是偏向曹操的,但也可是说是偏向朝廷的。
援引曹操的力量,最初可以帮助朝廷压制李傕。
只是谁也没想到,去年天子、朝廷东迁,闹出这么大的灾难。
从董昭个人经历来说,曾经同时执掌巨鹿、魏郡,自然看不上河东新崛起的赵基。
赵基的根基浅薄的如同笑话,没有朝廷,麾下虎贲立刻就能散掉大半。
可也就几天时间,赵基勾连匈奴,举兵声讨公卿,篡夺了朝廷的控制权。
河东郡兵,与朝廷收编的宗贼、白波旧军就跟泥捏的一样,一触即溃,还内部生乱。
这简直是超乎钟繇理解的事情,河东这里的情况糟糕透了。
更糟糕的是丁冲,是曹公的发小、至交,竟然醉酒后去刺杀赵基!
钟繇对目前的形势也感到无语,朝廷却被一个不曾冠礼的竖子挟持,自己躺在这里才能避免风波,董昭那种曾经主导数十万人命运的一方豪杰也不得不屈身受刑。
又劝了董芬几句,才将这个弘农人劝走。
钟繇都担心董芬在自己这里待的时间长了,让赵基重新注意到自己。
如果被赵基发现自己装伤,以钟繇对赵基的了解,大概率自己会成为第二个桓典,被赵基亲手敲断胫骨,成为废人。
就在他思索之际,董芬去而复返,神情慌张:“元常,赵侍中回城,来看望元常了!”
说罢,董芬逃一样跑了。
这时候,钟繇隐约听到官舍外马匹长嘶声响,顿时面色愁苦。
恨不得一拳打晕自己,一觉睡到明日天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