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正是关键的时刻,嘉靖皇帝打算在搬家前后,准备为朱载坖进步扫清未来的权力之路。所以,在这个时刻,黄锦还是不要在场的好,就让陈洪来充当这把快刀就行了。
嘉靖皇帝道:“不用管他,他既然不给咱们写信,咱们也不要惦记他了。过两天朕搬好家了,羡慕死他!”
李芳陪着笑了一声,然后又看外面一眼,感受了一下南海子上面传来的寒气。
李芳又道:“帝君,夜太寒了,我们回去吧?”
嘉靖皇帝转了这一大圈后,也已经有些乏了。
他感觉自己现在的精神和体力,确实不如从前那样的充沛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嘉靖皇帝也没有继续的嘴犟,他嗯了一声道:“好,我们回去。”
李芳赶紧的就把灯笼又打了起来,接着又小心翼翼的伸出一条手臂给嘉靖皇帝当扶手,然后两人就悄悄的从门楼上下去了。
两日后。
嘉靖皇帝要搬家万寿宫的吉日。
这一日,不管是作为监国王爷的朱载坖,还是内阁六部,以及在京的朝廷百官们都不约而同的将注意力关注在了此事上。
朱载坖在这一天里,虽然也是和往常是一样的,但是心情其实很是有些紧张的。
毕竟按照《大明王朝1566里的桥段,在这个时候海瑞就会上奏那封流传千古的《治安疏,直言嘉靖皇帝当国以来的诸多弊端,更是说出了那句“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诛心之言。
虽然现在历史的大势也已经发生了足够大的偏转,嘉靖皇帝也没有再像历史上那样醉心于修仙权术,而不问苍生疾苦。
但是朱载坖还是有些担心在这个节点上,会有不开眼的人趁着嘉靖皇帝搬家的好日子,给嘉靖皇帝找不自在。
所以在这一天里朱载坖也是没有一刻放松的。
朱载坖召集内阁六部以及朝廷各司衙门的主官齐聚在文华殿内,给他们做最终的交待。
朱载坖看着以徐阶为首的朝廷各主要衙门主官们。
“诸位,今夜过了子时就是陛下乔迁新宫的大吉之日,孤希望诸位能够认真对待此事,凡是要送到陛下处的贺表奏疏,诸位都必须亲自过一遍,不得让任何大逆不道之言送到陛下处。”
“孤希望你们能够明白此事的重要性,切莫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任何的疏忽。而且,孤也不喜欢有人在这个时候打着某些令人作呕的正义感来邀名请死,以全自己那点可笑的历史清名。”
“若真有人敢如此,孤也会把丑话说在前头,哪个衙门出了问题,孤就会问罪哪个衙门的主官,所以,孤希望你们都不要有任何的侥幸之心,以为这仅仅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
徐阶等人听着朱载坖的话,说实话他们心中也是挺奇怪的。
嘉靖皇帝要搬家的事情都已经传了好几月了,不要说是京师里的人了,就连京师几千里外的人,估计都知道了。
所以像这样的事情,怎么又会出什么问题呢?
而且如今的大明除了一些偏远地区还有些小问题之外,大多数地方都还是一片祥和的。
这样光景放在任何朝代,也都能称得上一句太平盛世。
所以只要不是脑子瓦特了,只要不是想邀名卖直的自诩正义之人,也犯不着在这个时候给嘉靖皇帝找不自在的。
毕竟,魏征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而且魏征能不能干,也要看君上是不是唐太宗才行。
要知道今上可不是个善茬子,而且当今监国的裕王爷,同样也是一个不好惹的硬茬子,他并不像想象之中那么的好说话,也不像想象之中的“温顺”。
就比如几个月前的“永乐”宝船海试时,他说的那些话,在几个月里都没跟内阁和六部官员正式的商议过一次,几乎都是用命令式的口吻让内阁和六部执行他对“专利制度”的想法。
所以现在当朱载坖说起了嘉靖皇帝搬家的事情,徐阶等人即便是心里有些疑惑,也没有人觉得朱载坖这是小题大做的意思。
毕竟,朱载坖给他们的感觉就是要比嘉靖皇帝还要硬上几分!
嘉靖皇帝有时候摸准了脾气,还能像撸猫一样顺着来,只要把他哄开心了,那就什么都好说。
可是朱载坖却有很大的不同。
朱载坖的想法和脾气就很直接,能办事的他可以给予足够的权利和信任,但只要不能办事,他就会想尽办法的将此人架空或替换掉。
就比如现在的吏部,兵部,按道理说能主管部务的应该是吏部尚书或兵部尚书这样的正二品大佬才对。
可是朱载坖觉得吏部不能放任太过,所以在欧阳必进去职之后,吏部就一直没有尚书,到现在都还是高拱和郭朴二人的双头政治格局,而对于真正的人事推荐和安排,朱载坖都会提前干预。
绝不让任何人有染指官员直接推荐和任命的权利。
由此可见,朱载坖对这一块的权力看重程度是远超了嘉靖皇帝。
而且,照此发展下去。
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定例,吏部可能永远都不会再有尚书了。
同理,这样的事情现在也发生在了兵部。
自从张居正从京师特区长官的职位上调到了兵部任侍郎之后,兵部尚书的权力差不多也都被朱载坖以直接干预的方式架空了。
现在能负责兵部主要事务的人,也只有张居正一人了。
所以,从这些事情上来看,朱载坖对权力格局的理解和处置方式,也绝不是现在的徐阶等人可以适应和理解的。
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的适应和接受朱载坖的安排。
毕竟将来的大明天下可是要归朱载坖主宰的。
若是他们连这点认识和觉悟都没有,还以为现在和从前是一样的。
那么迎接他们的,肯定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凉薄将来。
所以在朱载坖说出了这些话后,徐阶等人当即也明白了此事的重要性!
谁要是不开眼在这个时候找嘉靖皇帝的不自在,那么本朝的方孝儒就是榜样啊!
因此徐阶等在听完了朱载坖的话后,也是立刻躬身一拜:“臣等遵命!”
——————
求月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