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
一条如电光一般的火舌,在一声霹雳炸响之后,宛如闪电长龙一般,闪现在黝黑的炮口前!
紧接着还没过几个呼吸的时间,站在“永乐”宝船上观礼的人,就看到了三四里外海面上设置的靶船上冒起了一团火光,随即便如天女散一般,在原地冲天而起。
这一幕不仅让天津港内外所有观看“永乐”宝船入港海试的百姓们激动万分,也让朱载坖很多在一旁观礼的观礼各国时辰心底生寒。
他们知道大明的火器威力无双,但如此威力巨大的火器,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站在“永乐”宝船甲板最前面的朱载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也是一阵爽朗大笑。
朱载坖拍着一旁小赵的肩膀,“干的漂亮!回京之后,你有什么想要的,孤无有不允!”
小赵也神情振奋的站在朱载坖的身边,当他听到朱载坖的话后,也激动的回道:“多谢王爷!”
朱载坖呵呵笑着,又看着一旁负责海试指挥的戚继光,“继续。”
戚继光此刻也是无比振奋的,他没想到这一炮的准头竟然如此利害,三四里外的目标居然就这么简单的被锁定了。
要知道在以往的时候,火炮发射出来的炮弹虽然有距离,但并不代表发射出去的炮弹是可以指哪打哪的。
毕竟,在以往的常识里,这些炮弹被火药激发出去之后,能落在哪里,能在哪里爆炸,这都是很随机的事情。
可是现在竟然有了指哪打哪的准头,这岂能不让戚继光等人心神激动!
戚继光激动道:“末将遵命!”
接着他又开始试射其他火器火炮,验证这些火器火炮在“永乐”宝船上的威力和作用。
同时小赵等人也在一旁认真的用一种戚继光现在还看不懂的瞄准和发射方式,将一门门新式火炮和新式火器按个试验了一遍。
这一遍下来,效果都很惊人。
朱载坖也很满意。
戚继光也忍不住心中的痒痒,对着朱载坖一拜,“王爷,这炮为何可以如此之准?”
朱载坖笑吟吟的看着戚继光,“目前这个还是机密,孤暂时不能告诉你。不过,为了让‘永乐’宝船适用这种火炮,孤会让你挑选一部分人进行新式火炮的发射训练和学习。”
“到时候,你跟着小赵好好学习,你就懂这其中的原理了。”
戚继光听到这句话后,也不由惊讶的看着站在朱载坖身边的小赵,他郑重的对着小赵一拜,“还请小赵先生教我。”
小赵被戚继光这么一拜,也有些害羞了。
虽然他也是个很骄傲的少年,但是对于戚继光这样活跃在一线剿灭倭寇,又驰骋在万里海疆之上保卫大明外海安宁的大英雄,小赵还是很崇拜的。
所以,在被戚继光这么一拜后,他就罕见的表现出了害羞的神色。
朱载坖呵呵笑着,“你羞什么?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现在在这一块的能力,足以堪当他人师长了。”
小赵被朱载坖这句话说的也有些腼腆了,不过此刻在他的脸上也已经露出了之前的骄傲之色。
可见,在小赵心里,他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是可以为人师的。
朱载坖的目光越过小赵,又看着与小赵一起来的工匠们,以及那些负责“永乐”宝船维护的工匠们。
朱载坖继续说道:“古人也讲达者为师,孤也喜欢少年英豪身上那股独有的冲天之气,你们这些有能力有技艺的工匠,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傲气。”
“孤,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继续推陈出新的研究和改进更多更好的工艺和发明,千万不要学那些暮气沉沉又能力平平的老家伙。”
“他们被磨平了棱角,已经没有了你们这样的跳脱思维,所以他们即便是年龄上大你们不少,但并不一定就比你们厉害。”
“而且,孤也讨厌在你们这种技术为先的部门里看到论资排辈的现象,孤希望你们能一直保持达者为师,技术为主的常态。”
朱载坖的这番话也让除了小赵之外的其他技术工匠们精神为之一振!
以往的时候,不管是朝廷还是主管他们的衙门长官,其实都是把他们当做工具和仆人来使唤的。
还从来没有多少人在乎和在意过他们的辛苦付出,有时候即便是他们钻研出了新方法和新技术,也没有得到过任何重视。
所以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优秀的工匠在努力过之后,发现自己并未有出人头地,被人重视的机会后,他们就开始躺平了。
但是现在朱载坖却亲自鼓励他们,认可他们,这岂能又不让他们心中激动呢?
毕竟,朱载坖的这番话可是对他们的认可!
这一点认可,对于他们这些长久以来被视为社会边角料的人而言,无疑也是振奋的。
“小人等谢王爷勉励!”
一众工匠们激动的对着朱载坖一拜。
朱载坖又呵呵笑道:“都起来吧,不用多礼了。今个孤跟你们说这些话,都是孤的真心话。而且,为了保护你们利益,孤还在会同工部一起制定一套有利于你们的专利制度推行天下。”
“将来你们这些有能力有技术的工匠们,都可以依据专利制度的保护,进行更有技术前瞻性的发明和研究。不用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发生。”
“所以,孤希望你们能保持着打造新式武器,打造永乐宝船的激情豪情,继续为我大明的技术革新发光发热,让我们大明可以继续保持着一切技术能力的领先地位!”
现在的朱载坖也已经不满足在顺义和西山施行专利保护的制度了,他要让工部根据现在顺义和西山现行的专利制度,制定出一整套的专利保护条例。
然后再以朝廷的名义昭告天下,让大明更多聪明才智的人,不再有思想和经济方面的顾虑,让这些聪明人们都能大胆的将自己想到和做到的新发明,新技术,以百齐放的姿态绽放出来。
如此一来,不仅是对以往思想观念的一种改良,更是为了让大明有更多的实力和底气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之中保持优势。
毕竟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大了,欧洲那边都已经文艺复兴几百年了,他们的各种新学术和新思想也都已经处于萌芽状态了。
如果朱载坖这时候还视而不见,以为靠自己一个人能力和远见就可以带领大明领先一个时代,这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
毕竟朱载坖所拥有的只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一些常识,他现在可以用这些常识点拨一些人,搞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发明。
可是这种点拨并不是可持续的。
所以若想要保持这种技术发明的常态,朱载坖就必须建立一套可以保护发明人利益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