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最有权势
法租界,许青云再次来到药铺附近。
这次他是纯粹路过,不过眼睛余光一直在打量着周围。
他来了三次,对这边观察了三次。
很快,两个人再次进入他的目光,许青云记忆力极好,这两人之前不是在这个地方,也没在一起,但三次过来都有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异常。
许青云正常离开,等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变成了一个黄包车夫。
车上还拉着个人。
从两人身边走过的时候,许青云特意留意,牢牢记下了他们样子和脚印特征。
这两人有问题。
许青云不是莽汉,对任何问题都不会单方面凭主观去下定论。
首先这两人不属于军统,若是军统的人,不可能瞒过他。
戴老板不会偷偷派人在上海查任何案子,真这么做,相当于对他的不信任,那是故意要逼许青云离开。
其次也不是中统。
他特意路过,查看了两人的情况。
两人站的很直,通过脚印能判断出下盘很稳,是练家子,功夫如何许青云不清楚,但肯定不会太差。
其次他们衣服非常普通,虽然戴着帽子,但能看到他们帽檐下露出的白发。
通过脚印许青云就能判断出他们的年龄,更不用说许青云见到了人。
两人绝没超过三十,但真实样子看起来却有四十岁。
这是常年劳作,或者常年劳累带来的影响。
中统那帮少爷兵,没有家庭太差的人,就算普通家庭,至少能吃上饭,也不会干那么多累活,苦活。
通过样子就能知道,绝不是中统的人。
同样,利用样子进行排除,他们也不会是日本特工,更不是侦缉大队的人。
许小二在侦缉大队,他有侦缉大队的详细资料。
除去这些,还能是谁?
第一次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在一起,后来特意分开。
看样子就是在盯药铺。
如果这样,更不可能是日本宪兵司令部的人,宪兵司令部只会抓人,绝不会这么盯着。
况且抓中国特工是特高课的职责。
“还你的车,谢了,体验了下,确实累。”
转了一圈,许青云和车上的人互换衣服,将车还给他,车上的人唯唯诺诺,目送许青云离开。
直到许青云彻底走远,他才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神经病,还有想拉车玩的人,也好,既赚了钱,也享受了次坐车,这车我还是第一次自己坐。”
许青云给了他一块大洋,就是想试试拉车什么感觉。
不仅如此,还特意和他换了衣服。
车夫以为他是开玩笑,本想拒绝,没想看到许青云身上有刀。
害怕之下,他只能答应。
还好,任何意外没有发生,这个人真是只想体验拉车的感觉,拉完就走,他赚了一块大洋,还坐了趟车。
回到办公室,许青云已经恢复原来的样子,他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人。
药铺掌柜肯定是组织成员,还有那两个在外面的人。
他们也是自己同志。
其实许青云早已是党员,但他无法告诉任何人这个秘密,包括自己同志。
否则同志们问他,他是什么时候入的党,入党介绍人又是谁,他怎么回答?
后世的许青云已是工作二十年的专家,早在大学的时候他便入党。
实话实说的话,他告诉别人,自己九九年入的党?
人家会以为上个世纪。
那时候国内组织还没成立,难不成属于俄红?
还有党龄怎么算,真实是负数,后世入党的事,许青云不会告诉任何人,这将成为他最大的秘密、
但这辈子,他肯定还要重新加入一次。
有过后世生活的他最清楚,只有红党才能救中国,才能真正让中国恢复历史地位,万国来朝。
许青云相信,后世的人这一天不会等太久。
现在许青云大概率可以确定,他们都是自己要找的人,自己的同志。
最后再做一次验证即可。
注意到了脚印,找到了人,许青云想再找到他们没那么难,关键是只能他自己一个人去找,无法让上海区的人帮忙。
至于许氏商行,里面族人忠心是够,但他们不是专业特工,哪怕训练过也容易出错。
同样用不了他们。
许青云没有着急,他只是需要重新和组织建立联系,以后真有什么紧急情况,不用付文征转述,节省时间。
“杨书记,我们已经观察了几天,药铺没有任何异常。”
安全屋内,锄奸组组长老顾回来汇报,这次任务重,他亲自带人在药铺附近观察。
“那就好。”
杨书记缓缓点头,他相信老顾的能力,既然说没有异常,证明没人关注药铺,付文征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
也是,许青云再厉害,他也是个人,不是神仙。
那么多汇总的情报,又都不起眼,怎么会就关注这个药铺?
“我们要不要再观察几天?”
老顾主动问道,杨书记想了下,随即点头:“再观察两天,没情况便撤退。”
“好。”
老顾匆匆离去,两天后没有异常,就证明他们同志没有暴露。
虽然他们知道了这个点,但就算是死,他也不会对任何人提起,他对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有着绝对信心。
老顾返回药铺附近,许青云立刻发现了他。
许青云今天又换了个样子,药铺是个点没错,但他不能通过药铺来传递情报,不然很容易被付文征猜到。
最好的办法是再找出自己的同志。
老顾年纪大点,两人之中,他更像领导,许青云在远处盯着他的身影。
这个位置距离药铺更远,老顾重点盯的是药铺,不会注意那么远的地方。
至于他们为什么盯住,许青云猜到了原因。
付文征跟了他好几年,对他能力非常清楚,任何细微不同,都可能被他发现。
盯住药铺,是看看他有没有发现这个漏洞,及时来做出调整。
看来这个点比较重要,所以他们没舍得放弃。
既然重要,许青云更不会选择这个点。
南京的时候,他只传递了一次情报,那名同志便进行了转移,如果他通过药铺传递情报,极有可能迫使这个药铺关门。
以后非重要情报,许青云不会去打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