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别样的祈福拜谢!再拜!欠更46k】
宣德门楼外,
一排宫灯高悬在重檐下,灯笼光中,立柱之间,人影绰绰。
徐载靖站在的栏杆旁,闻到的清冷空气中,有掺杂着蜡烛燃烧后的香味。
徐载靖也是第一次在宣德门楼上,以俯视的角度,看着楼外的广场。
广场中有巨大的灯山、
有各种造型别致的灯,
还有汴京百姓们或挑着,或戴在头上的彩灯,
在这些灯盏的亮光映衬下,天空愈发的漆黑如墨,不是很亮的星星,都有些看不到了。
当汴京百姓们迈步逛灯的时候,无数的灯盏,就如同是一条宽阔的星河在缓缓广场上流动。
这星河流动之间,还有巨大的说话喧哗声、山呼万岁声传来。
“可真漂亮。”柴铮铮站在徐载靖身边,轻声道。
“嗯。”
柴铮铮两侧的徐载靖和荣飞燕,异口同声的嗯了一下。
这让荣飞燕心中有了一丝惊讶和窃喜。
片刻后,
听着栏杆附近其他公子姑娘们的说话声,荣飞燕看着徐载靖的侧颜问道:“徐五哥哥,你在看什么?”
徐载靖放目远眺,遥遥指了下广场远处边上,亮着灯的酒楼,道:“在看那栋酒楼,今晚梁家六郎还有书塾中的同窗可能就在那里。”
“哦。”
荣飞燕点了下头。
没什么话说,在门楼下巨大的喧哗声衬托下,三人附近愈发的安静。
“啾”
“嗙”
宣德门楼下,有烟蹿到夜空中炸开。
在柴铮铮眼中,烟一瞬间的闪光,将徐载靖的清澈的眼眸照亮,看着转过头的看向自己的徐载靖,柴铮铮心中一乱,口不择言的问道:
“最,最近孙夫人的身体可还好?”
听着柴铮铮的问题,荣飞燕微微有些惊讶的瞪起了眼。
徐载靖笑了笑:“谢铮铮姑娘关心,母亲她身体很好。”
柴铮铮在心中暗骂了自己两句后,笑道:“呃,那就好,那就好。”
“呼”
一阵有些寒意的夜风吹过,吹得徐载靖鬓边的簪颤动了几下,也将徐载靖身上的熏香味道,吹到了柴铮铮和荣飞燕附近。
“徐五哥哥,你今晚的用的熏香味道很是别致,龙脑用的恰到好处。”
荣飞燕侧头看着徐载靖道。
站在一旁的柴铮铮也点着头,视线被颤动的簪吸引了过去。
徐载靖笑道:“多谢飞燕姑娘夸奖,是家中女使胡乱配的。”
“徐五哥哥,你头上这簪是鲜么?”柴铮铮好奇问道。
徐载靖笑着摇头,手从大氅中伸出来,将簪取下之后,朝着柴铮铮一递,道:“不是鲜,乃是象生。”
“啊?”
柴铮铮看着徐载靖手中簪的成色,满是惊讶发出疑问,随后从徐载靖手中将簪拿了过来。
“之前在大相国寺看到一位制象生特好的大娘子,便将她举荐到了廉国公府,这朵象生便是那位大娘子的作品。”
“哦!”
柴铮铮没想其他,就着烛光仔细的打量着手中的东西。
打量了一会儿后,柴铮铮又将象生递给了一旁的荣飞燕。
“这当的上‘象生’二字!只是不知白日看的时候品相如何。”
说着,荣飞燕用征询意见的目光,朝徐载靖看去。
“也很像。”徐载靖回道。
这时,
有宫中女官端着托盘走了过来,托盘中放有套着布套的暖手炉。
徐载靖和柴铮铮、荣飞燕各自都拿了一个暖手炉放在手中,。
随后,荣飞燕单手拿着暖手炉,把手中的象生递给了柴铮铮。
当柴铮铮要把象生还给徐载靖的时候,有内官走了过来,躬身一礼后道:“五郎,陛下请您过去一趟。”
“好。”
徐载靖赶忙点头应道。
看了眼柴铮铮手中拿着的象生后,徐载靖转身迈步朝门楼内走去。
柴铮铮看着徐载靖的背影,又低头看了下手中的象生,无用的朝徐载靖举了举,颇有些‘你的象生还没拿’的意思。
门楼内,
徐载靖来到龙椅跟前,躬身拱手道:“小臣见过陛下。”
“平身吧!”
皇帝语气淡然的说道。
看着直起身的徐载靖,皇帝继续道:“今天你小子也有收到过什么礼品?”
听到此话,徐载靖有些惊讶的看了皇帝一眼。
皇后娘娘看着徐载靖的样子,笑道:“靖哥儿如是说就是。”
徐载靖拱手应是后,道:“回陛下,娘娘,小臣今日并未收过礼品。”
皇帝轻轻颔首,道:“那就好!趁着灯会没散,现在你就替朕去大相国寺一趟吧!”
虽不懂皇帝是什么意思,但徐载靖依旧拱手道:“小臣遵旨。”
“嗯!”
说完,皇帝摆摆手,内官怀保来到徐载靖跟前,伸手道:“五郎,这边请。”
门楼外,栏杆旁,
柴铮铮回头看着跟怀保一起朝外离去的徐载靖,又侧头看了眼身旁的荣飞燕,无奈的摇头道:“看来只能再找机会将它还给徐五哥哥了。”
说着,柴铮铮还举了举手中的象生。
荣飞燕眼睛一转,虽然心中很想帮柴铮铮将此送还,但终究是没说话,只是点头。
连接朵楼和宣德门楼的连廊中,
看到跟内官走过来的徐载靖,齐衡疑惑道:“靖哥儿,你这是?”
“有事在身。”
“哦!”
继续朝前走,顾廷烨赶忙笑着抬了下下巴算是打招呼,而他身边的海朝云则是站起身,朝徐载靖笑着福了一礼。
同海朝云点头致意后,徐载靖有些疑惑的看了下海朝云另一边的,眼神有些不甚友好的青年。
待徐载靖经过,隐约有‘这人是不是被逐出来了’的声音响起。
徐载靖回头看去,只看到了方才那不甚友好青年的后脑勺。
下了朵楼,在内官的引导下,徐载靖来到了宫门口。
出了宫门,徐载靖骑上自家小骊驹,同皇帝派来的内官、禁军一起,绕过了人流最多的御街,朝着南边的大相国寺奔去。
路上,
繁华的大街两侧多有摆放悬挂灯,照亮了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