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4章 先谋波斯,波斯大都护府(2 / 2)落叶凋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鲁都护,与罗马帝国约定的时机将至,波斯王国现情况如何?”李瑄最先向葱岭大都护鲁炅询问道。

“回至尊,波斯王罗密旬和宰相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已经为我们规划路线,从木鹿城到刺夷今德黑兰的道路疏通,沿途皆设有粮仓、草料场,供我大军补给休整。且宰相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声称这些粮食最少可供二十万大军食用半年,而且随着下一季粮食的成熟,波斯会为我们准备更多粮食。”

鲁炅起身向李瑄拱手道。

鲁炅曾经是将领,柘枝都督府都督。

现在已经转为文官。

由于待在河中十几年,对波斯极为了解。

在波斯王国心目中,大唐将大食帝国覆灭后,会将大食帝国的疆域、人口,转交给波斯。

届时,波斯就会无限接近于巅峰时期。

所以,对大唐的这次远征,波斯异常上心。

为了给唐军准备粮食,他们不惜再下重税,剥削波斯的百姓。

等拿回两河流域,波斯就会变得富庶。

“听说波斯王国内,治理民生上有些许欠缺。这条粮道有无风险?”

李瑄又向鲁炅说道,言语微中。

鲁炅能明白李瑄的言外之意。

大唐在木鹿城东面一点,拥有数个大型粮仓。

这些粮仓不归波斯王国管辖,大唐的粮食正源源不断地运输于木鹿城粮仓之中。

显然,李瑄不可能在粮食方面,完全依赖于波斯。

“回至尊,波斯王国刚复国十载,国内民族矛盾,近些年来激增。而且不久前,波斯国内还发生叛乱,虽然平定,但造成不小的损失。臣认为当先掌控波斯的粮仓,再行进军……”

鲁炅也明白,现在波斯国内风声鹤唳,如果大唐联军贸然进入波斯,可能会遭到波斯王国本土百姓的敌视。

因为大唐联军所消耗的,都是原本属于他们的粮食。

大唐不怕真刀真枪,就怕粮道被截断,引起军中恐慌,徒增伤亡。

在木鹿城东方建立粮仓,代表大唐有防范于未然之心。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鲁都护的话,诸位也听到了。大食帝国依靠大食教,操控信徒。波斯王国虽脱离苦海,但至今有众多大食教众。还有一些心向大食帝国的波斯人。”

“大唐远征,于罗马帝国一起夹击大食。大食面对压力,一定会利用波斯王国的乱象,打击我军。再不济,也会拖延我军西征的步伐。”

“假如波斯王国发生内乱,我们不依靠波斯王国的粮草,该如何在有限的粮食供应之内,快速取得胜利?”

李瑄就鲁炅的话,向在座的将领们询问道。

波斯王国是一个新国家,因制度的腐败、君主的无能,显得暮气沉沉。

不要小看大食教的信徒。

崇拜火焰的教徒,根本不是大食教的对手,传达的价值观也有巨大区别。

曾经,呼罗珊总督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波斯人,却为大食帝国奋战到底,直至死亡。

呼罗珊总督可是聪明人。

那些没有学识的普通大食教徒,会更加狂热。

实际上,波斯王国是有机会趁着大食帝国衰落,而凝聚国家各族力量的。

因种种原因,崇拜火焰,并没有带来光明。

穷途末路的平民百姓,只能熄灭火焰,披上黑衣。

波斯人?

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波斯人。

像呼罗珊总督宣传的那样,他们是“msl人”。

“启禀至尊,臣认为我们当派遣大量轻骑,以突袭的方式,速战速决。尽量不给大食帝国操控的空间。”

安西军副都督彭任向李瑄禀告道。

他曾经跟随李瑄戎马半生,对李瑄轻骑突袭的手段异常信赖。

波斯王国的反贼若看到大食帝国的主力被击溃,定不敢再冒头。

“波斯王国西部多山地,不适合轻骑进击。而且我军是优势的一方,没必要冒巨大风险,去收获不成正比的回报。”

李瑄觉得彭任的意见不成熟。

这样不会改变他们被拖入泥潭中的风险。

“启奏至尊,我们在木鹿城虽有大量粮食,但也需要依靠波斯的民夫运送。这是无法防备的。”

李光弼向李瑄说道。

他认为应该果决,如果一直有顾虑,瞻前顾后,就会顾此失彼。

以大唐的军力,即便波斯王国内乱,也可以轻易踏平。

许多将领和李光弼的意见不谋而合。

他们纷纷向李瑄请谏,早日进入波斯王国。

在保持击灭大食帝国的同时,做好平定波斯内乱的准备。

李瑄没有回复,只是看了太子李奕和燕王李淞一眼。

李淞年纪尚小,也想战斗,但他不好如大将们一样,摩拳擦掌。

但李奕似有感知,觉得父皇有用意。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通父亲的想法。

遂端正坐姿,准备倾听父亲的高见。

“朕身为天可汗,为天下之共主。不论是大唐,还是附属,都是朕的子民。”

“波斯王国才建立十几年,就失去斗志,以至于生民饥寒,食不果腹。国内百姓重新穿上黑衣,波斯王难辞其咎。”

“如今的波斯王国危患丛生,大食帝国想点燃怒火轻而易举。特别是我们进入波斯,食用他们的粮食,让他们无粮可食的情况下。”

“我们的粮食足够一年食用,如果加上从西域赶来的牲畜、物资,和应季的粮草,僵持两年不成问题。我们已经向波斯买了许多粮食,何须再用他们的贡献?”

“传我诏令,令波斯王罗密旬和波斯宰相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将为大唐联军准备的粮食,分给波斯的平民百姓,让他们免受饥寒……”

李瑄一番解释后,下达军事会议的第一个诏令。

自古以来,除了军事政变,大多数揭竿而起的百姓,都是活不下去了。

但凡有一口饱饭,谁会冒着夷灭三族的危险去造反?

“启奏至尊,波斯无大唐的规制,您的仁厚,不一定会化为实际。请至尊三思……”

李光弼向李瑄劝谏道。

如果这些粮食能如数到达波斯百姓手中。

那波斯人一定会对天可汗感恩戴德,任劳任怨帮助大唐联军运输粮草辎重。

问题是以当今波斯的局势,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执行。

波斯的贵族,和大唐的豪强一样黑,都是吃人不吐骨头。

“战争在即,如果违抗天可汗的旨意,任何人都罪无可赦!”

李瑄正言正色地回答道,不怒自威。

波斯必须成为大都护府,他一直在寻找机会。

此令一出,将为李瑄整合波斯,创造时机。

其实将领们说的不错,大唐联军要进入两河流域,作为新的前沿基地,波斯怎能不牢牢掌控呢?

李瑄不但要掌控波斯的地域,还要控制波斯的民心。

他需要一个机会。

在与大食帝国战争前,将波斯王国变为大都护府。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