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新皇
大殿之内。
鎏金蟠龙柱在阳光下投出扭曲暗影,夏皇指节发白地攥着龙椅扶手。
青铜香炉升起的香雾被两道对峙的强大气势搅散,露出他布满细汗的额头。
四位儒家半圣的浩然之气如千钧重浪层层压下,将殿前的玉阶压出蛛网般的裂痕。
他脸上的愤怒,逐渐变成了惊惧。
他的朝廷,他的臣子,都站在了他的对面,四位儒家半圣,他原本也可不放在眼里,但除了左右二相之外,李家父子,没有一位是简单之辈!
那李诺的体内,有三道半圣的力量。
而李玄靖,他的气息更为强大,只是站在那里,就给了他极大的压力。
怎会如此?
怎会如此!
今日的局面,已经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控制的了,他偏过头,看向殿内某处,沉声道:“你们三个还要看到什么时候!”
三道苍老的身影,从大殿角落缓缓浮现。
几位国师看着殿前那道身影,目中毫不掩饰钦佩和欣赏,但当看向他身后的三位儒家半圣,尤其是那位年轻人,三人的表情立刻变的肃然许多。
儒家成圣不易,可每一位半圣,都有力压同境之力。
即便他们有着纵横家巅峰的修为,也不得不认真对待,倘若生死相搏,即便能击败他们,三人不死也得重伤。
审时度势之下,他们很快就做出选择。
三人互相对视,最终还是楚国国师先开口,对夏皇和李玄靖拱了拱手,说道:“此乃夏国内政,我等就不参与了,告辞!”
说罢,三人的身影,便缓缓虚化。
夏皇面色一变,该死的,纵横家果然靠不住,谁能赢他们才帮谁!
身为皇帝,被臣子当众忤逆羞辱,本以为十拿九稳的大朝会,却成为了他此生洗刷不去的耻辱!
夏皇闭上眼睛,深吸口气之后,收回身上的气势,从牙缝里憋出一句话:“左相右相言之有理,关于重启旧法一事,是朕错了,以后不必再提了……”
随着话音落下,他原本挺直的脊梁,也在这一刻弯了下去,数十年帝王威仪,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无数朝臣倒吸一口凉气,大理寺卿欺君罔上,右相直呼陛下名讳,指着鼻子骂陛下造反,陛下居然完全忍了下来,对于刚才的事情绝口不提。
这说明,即便被如此羞辱,陛下还是退让了。
这一退,他恐怕只能成为皇宫里的皇帝,彻底失去对朝廷的掌控权。
左右二相看向李玄靖,李玄靖微微点头,开口道:“退朝吧。”
这道声音很轻,却如重锤一般敲击在朝臣心里,也敲在夏皇心里。
他转身离开大殿,左右二相跟随在他身后,一众官员也立刻跟随。
“玄靖……”
大殿最前方,传来一道声音。
李玄靖的脚步微微一顿,但却没有回头,缓步走出大殿。
转瞬之间,大殿之内,就只剩下皇家父子三人。
“玄靖!”
“玄靖……”
淳王伸出的手停在空中,坐在椅子上,神色黯然。
夏皇猛然喷出一口鲜血,扶着龙椅站起来,面容比起刚才更加苍老,背也彻底佝偻了下去。
他看了淳王一眼,淡淡道:“你以为,李玄靖真的想让你当皇帝,你都看到了吧,他要造反,他要自己当皇帝,这么多年来,我们父子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
淳王猛然站起,双眼血红,道:“我不信,我要自己去问他!”
说罢,他便快步向殿外走去!
大殿之外,右相看向李玄靖,问道:“刚才为什么不趁势……”
李玄靖摇了摇头,说道:“没用的,陛下若想走,没人留得住,况且,若是将他逼到了那个地步,今日会死很多人,还是给他留一份体面吧,他的时日无多了……”
右相闻言,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君臣一场,如果陛下想要体面,他也不介意给他一个体面。
这时,一道身影从身后追出来,淳王表情苍白的看着李玄靖,抿了抿嘴唇,问道:“玄靖,你,你要造反吗?”
李玄靖目光望着他,并未开口。
淳王咬着牙,怒道:“难道这么多年,你一直都是在骗我的?”
李玄靖继续沉默。
“哈哈哈!”
淳王死死盯着他,沉默许久后,忽然仰天长笑,甚至笑出了眼泪,随后,他猛然拔出殿外守卫的佩刀,嘶哑着声音道:“李玄靖,本王真心对你,你竟如此对本王,今日,你我多年情谊,一刀两断!”
刺啦!
他挥刀割断了衣衫下摆,没有再看李玄靖一眼,头也不回的离去。
李玄靖目视前方,轻声开口:“走吧……”
李诺回头看了一眼,心中叹了口气。
大殿之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淳王粗重的喘息声。
不知过了多久,夏皇才开口道:“他们想要造反,想要谋夺我们李家的皇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朕虽然不能在皇位上坐太久时间,但你们可以,明日,朕会将皇位传给你们中的一位,待到你们实力足够,一定要将这些反贼尽数诛杀,以报他们今日施加在我们皇族身上的耻辱!”
他在皇位上坐了太久,受国运侵袭已深,岁月在他身上的流逝,加快了无数倍。
但他的儿子们,从未受过国运侵蚀,将皇位传给他们,他们有足够的时间。
他奈何不了李玄靖和左右二相他们,但那些反贼,也奈何不了大夏皇帝,如果大夏完成了一统,受益最大的,也是大夏皇帝。
虽然他自己想做那千秋万代的皇帝,但被那奸臣算计,他已经做不到了。
传位之后,国运离体,以他武道半圣的修为,再活十年,轻而易举。
他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说道:“你们去吧。”
恭王瞳孔骤缩,父皇在说话的时候,看的竟然是淳王!
下一刻,他收敛起所有心思,躬身道:“儿臣告退……”
淳王表情恍惚,显得有些失魂落魄,一言不发的离开。
两人身影消失,夏皇靠在龙椅上,喃喃道:“李恭心机深沉,不争为争,冷血无情,与朕当年何其相似,李淳重情重义,又被情义所伤,恐怕比朕还恨那奸臣,或许,可以作为朕的后手,看他二人如何选择了……”
……
长安。
整个长安,已经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知道,刚才在大朝会上,大理寺卿和左右二相,率领一众朝臣,正面对抗陛下,阻止陛下复辟旧法,最终以陛下的退让而告终。
这件事本身就够让人震惊的了,更让人震惊的是,大理寺卿李玄靖,大夏人人皆知的奸臣,竟然是儒家半圣!
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他始终没有背弃自己的理想!
原来之前传的那些谣言是真的,他这些年,打压世家,屠杀权贵,根本不是为了党争,而是为了百姓,他以奸臣之名,被人们骂了二十年,却没有丝毫怨言,初心不改,究竟是有何等坚韧的意志?
得知这个消息,无数百姓瞬间泪目,对于自己之前误会大理寺卿,懊悔到了极点。
李府之内,已是人满为患。
各部重臣,皆聚于此。
左相看着李玄靖,问道:“苏孟的死……”
李玄靖道:“苏大儒是为了国家大义,甘愿自尽的。”
左相又问道:“那那些儒家官员……”
李玄靖没有开口,在场的儒家官员这才明白,为何大理寺卿杀了那么多儒家官员,却仍然有儒家半圣的修为,那些儒家同门在临死之前,定然已经知晓了一切。
他们甘愿赴死,李大人自然不会受影响。
同为儒家弟子,能够体会那些同门的作为,换做他们,恐怕也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可惜的是,他们等到了今日,而那些为了理想甘愿赴死的人们,却永远看不到了……
今日是儒家的胜利,是百姓的胜利,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唯有被他们簇拥着的那道身影,眼中有着一丝藏不住的轻愁……
淳王府。
豪华的厨房之内。
炉火上昨天晚上就炖下的汤,还在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但这汤,却已经送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