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林渊于圣道墓冢中疯狂提升实力的同时,整个天地间的众圣都感受到了一种恐怖的气息在不断暴涨。
这股气息他们并不陌生,正是先前受了他们传道的人所散发出来的。
被鸿钧放逐走的五位圣人,又到了鸿钧所在之处。
女娲神色凝重,率先开口问道:
“老师,这股气息是怎么回事?为何如此强大,而且好似是之前那道友所散发出来的?”
灵宝天尊也皱着眉头,附和道:
“不错,这气息的变化实在太过诡异,短短时间内,怎会有如此恐怖的提升?”
太清圣人捋着胡须,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思索,没有说话。
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相互对视,眼中同样充满了疑惑。
鸿钧看着他们,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一切已经告诉你们了,只是你们不听。林渊他正在尝试突破,提升自己的实力,以寻找打破这一切束缚的办法。”
女娲道:
“可是老师,您所说的那些,实在太过荒谬,我们实在难以相信,我们怎么可能是被人操控的傀儡?”
鸿钧摇了摇头,神色凝重地说:
“信与不信,事实就在那里。这么多年来,你们难道就没有察觉到这方天地的异常?”
众圣皆是沉默,他们的心中虽然依旧不愿相信那个荒谬的说法,但鸿钧如此笃定的态度,又让他们的内心开始有些动摇。
接引道人双手合十,开口道:
“阿弥陀佛,若真如老师所说,那位道友又真的能够打破这一切吗?”
鸿钧目光深邃地看向远方,仿佛能看到圣道墓冢中正在全力突破的林渊,缓缓说道:
“且看下去吧,用不了多久,一切自然都会了结。”
在圣道墓冢之中,林渊的气势愈发磅礴。
此刻的他,周身仿佛被一层神秘的光芒所笼罩,光芒流转间,竟渐渐幻化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那黑洞散发着无尽的吸力,疯狂地吞噬着周围的道果碎片。
那些道果碎片,在这恐怖的吸力之下,如同流星一般,拖着长长的光尾,朝着林渊飞速汇聚而来。
林渊的身体,就像是一个无底深渊,无论多少道果碎片涌入,都无法将其填满。
随着道果碎片的不断融入,林渊的大道本源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膨胀。
他的体内,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力量在涌动,不断地冲击着他的经脉和识海。
每一次冲击,都让他的底蕴变得更加强大一分。
虽然这些道果碎片中,有很多感悟是重复的,毕竟它们大多来自于曾经的那几位圣人。
但即便如此,这些重复的感悟,在林渊的炼化之下,却让他对那些大道的理解愈发清晰。
曾经,林渊只是微微接受了诸位圣人的道,那些道在他的心中,不过是一些模糊的影子。
可如今,随着对这些道果碎片的不断吞噬和炼化,他几乎要彻底复刻诸位圣人的大道。
他的识海之中,浮现出了一幅幅画面,那是诸位圣人在修行过程中对大道的感悟和理解。
太清圣人的无为之道,在林渊的识海中化作了一片宁静的虚空,虚空之中,一切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无为而治。
灵宝天尊的剑道之妙,幻化成了无数把凌厉的宝剑,在虚空中纵横驰骋,展现出无尽的锋芒。
女娲娘娘的造化之道,化作了五彩的光芒,光芒闪烁间,仿佛能创造出世间万物。
接引道人的慈悲之道,幻化成了一片祥和的佛光,佛光普照,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准提道人的菩提之道,化作了一棵巨大的菩提树,菩提树的枝叶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林渊沉浸在这些大道的感悟之中,不断地吸收和融合着它们的力量。
他的气息,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与圣人相似,逐渐变得真正与他们同等,甚至隐隐有超越之势。
时间流逝。
林渊周身的黑洞愈发深邃,道果碎片如汹涌的洪流,毫无停歇地向他奔涌汇聚。
每一片道果碎片的融入,都像是往一座正在搭建的宏伟殿堂添砖加瓦,而这座殿堂,便是林渊对大道的全新领悟与掌控。
当最后一批道果碎片没入林渊体内,他的识海之中骤然掀起惊涛骇浪。
三清之道的精髓,在这一刻被他彻底洞悉。
元始天尊的开辟之力,宛如一道开天辟地的鸿蒙之光,在林渊识海深处炸响,他仿佛亲眼目睹了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破碎,无数星辰、山川、河流在那股磅礴之力下诞生。
林渊从中领悟到了开创的真谛,知晓如何从无到有,构建全新的秩序。
太清圣人的自然运转之道,此时化作了一条无形却坚韧的丝线,贯穿于林渊对世界的感知之中。
他感受到了宇宙万物遵循自然规律,如四季更替、日月轮转般的和谐与稳定。
在这股力量的影响下,林渊明白了维持的关键在于顺应,而非强行干涉,一切都在自然而然间达到平衡。
通天教主的破灭终结之力,犹如一场毁天灭地的风暴,席卷着林渊的识海。
他看到了万物在终结时刻的凋零与重生,明白了破灭并非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这股力量让林渊懂得了如何打破旧有,为新的秩序腾出空间。
至此,开创、维持、终末,这一个循环的体系大道,被林渊完整地纳入掌控。
与此同时,女娲娘娘的造化之道,在林渊心中幻化成了一只灵动的神笔。
他轻轻一挥,便能勾勒出世间万物的形态,赋予它们生命与灵魂。那五彩的光芒,不仅是创造的光辉,更是蕴含着无尽的可能。
林渊领悟到,造化之力的核心在于赋予与滋养,让一切生命都能在其怀抱中茁壮成长。
准提道人的菩提智慧,化作了一颗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种子,在林渊识海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枝叶间闪烁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在面对复杂的大道规则时,能够迅速洞察本质,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林渊意识到,智慧并非知识的堆砌,而是一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接引道人的慈悲之道,则如同一片温暖的海洋,将林渊温柔地包裹。
他感受到了慈悲的力量,那是一种对世间万物无私的关爱与包容。
在这股力量的熏陶下,林渊的心灵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坚定。
林渊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此时的他,已然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