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章 圣阶小金虎,天外流星(1 / 2)能涅槃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 圣阶小金虎,天外流星

雷家明有些意动,但最终还是摇头说道:“我还是以本职工作为主。”

因为相比猎杀野猪,公司现在的直播卖货业务才是大头,快递不可能一直停运,估计稍微天气一缓,便会恢复。

即便快递公司不能上门取件,那他也可以将货物送过去。

除了安保,这就是他的主要职责。总不能让妹妹和一群小姑娘去干这个吧?

李响点点头,很是满意。但也说道:“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去争一下榜的。我那台单兵作战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借你用。先确保村子周边的安全,再去远的地方。”

其实,就算雷家明等人离开,有诸多灵宠在,小小野猪也没可能侵袭李家村。

见雷家明迟疑,李响又道:“你可以以黑暗圣境或者永夜传媒的名义组队,也算是为公司打一打广告。另外,带领大家狩猎,也算是提前积累经验。”

末世的时候,很多妖兽横行的,也需要外出打野或者扫山,以确保基地附近清宁。

这样一说,雷家明就放心了,当即表示,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会竭尽全力。

雷家沟本来就尚武,存有一些精钢枪头,这时候稍微用磨刀石磨一下,再装在藤棍上,就是利器。

以雷家明现在的本事,哪怕是遇到那种千斤重的大野猪,也能轻易一枪戳死一头。

下了几天的雪终于停了,李响组织保安们,帮助村民们扫雪。

至于景区,就不用扫了,这种恶劣天气,也没有游客上门。

路不好走是一回事,其实,对南方人来说,这种“极度严寒”很不适应。

川省虽然不像滇省、粤省一样,但好歹也能算南方,以前的冬天虽然寒冷,但真没现在这么“极端”。

不仅仅是气温零下十几度,晚上甚至零下二十几度,关键还有风。

妖风呼啸,寒冽刺骨,跟刀子一样。这谁吃得消?

这风对南方人来说就是妖风。稍微瘦一点的人走在外面都掌控不住身体,如果不戴帽子,那种冷意侵袭,让人感觉头皮都要被割掉。

一些南方人就议论:“天呐,古代北方人到底怎么度过的?”

因为北方每年都这么冷。

当然,今年北方更冷了,据说西伯利亚的老虎,往年只是跑到东北来,叫东北虎,但是今年有人在河北境内发现了野生东北虎。

该老虎闯入一个村子,咬伤了一名村民,后被林业部门捕捉,中了三支麻醉针才倒。

然后,林业部门将该老虎放归山林,可惜,这头老虎没有按照人们的期望北归,而是选择了继续南下,目前林业部门在密切跟踪中。

因为在上次捕捉的时候已经给它佩戴了跟踪装置,稍有不对,就能立即捉拿关押。

有专家担心,如果放任该老虎继续南下,一来有可能威胁到居民安全,二来,它可能失去繁衍后代的机会。

因为其他东北虎都在北边,就它一头往南跑,要是跑得远了,找不到对象,怎么繁育后代?

林业部门表示,不会让它跑太远,观察几天之后就会将其再次麻醉,送到合适的老虎保护区。

林业部门的车队操纵无人机,跟在老虎附近盘旋,上面加载了麻醉枪,随时能射出麻醉剂。

不管怎样,这都是北方越来越冷的一个征兆,连老虎都要往南闯了。

而川省,则达到了北方往年的寒冷程度。

“这种恶劣天气对北方来说司空见惯,古代穷人没有御寒的衣服,羽绒服想都不要想,又没有钱买柴火,那不得冻死啊。”有川省人民感叹,心疼北方的古人。

农村里的人可能能砍到一点柴烧,但城里人想要取暖,必须得钱买柴或买炭。买不起的,那不就得硬抗吗?更何况,连柴都买不起的,肯定也吃不饱,穿不暖,身体抵抗力更差。

路有冻死骨,不是说说的。

在古代,“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可是排第一位的,稍微近一点的地方,山上都是光秃秃的,连杂草都被薅光了。

要不然就不会有卖炭翁,自己烧炭的但也舍不得用来取暖。

不像现在,李家村周边的山头,浓密茂盛,连上山的路都找不到。

还是李响回来之后,才勉强开出了几条山路。

大家也很担心,这样的极端天气多来个几年,植物恐怕要死一大半。因为这些植物一直生长在南方,也不适应这样的严寒天气。

外面雪在下,不时传来噼啪的声音,是树木被雪压断,或冻得断裂。

李响家后院的几棵树,倒不用担心,小狐狸和二黄每天都去摇一摇,将积雪摇落。另外就是,之前提前做好了防冻准备。

埋了肥,刷了白,裹上了薄膜和稻草绳。

柿子未熟,挂在枝头没有往年那样红,但也格外诱人,给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带来了几分盎然生机。

大棚里,蔬菜长得绿意盎然。

大棚顶上的积雪,也是小狐狸和二黄带领大家将雪推下来的,都不用李响自己出手,大家看了都啧啧称奇,说李响家的动物成精了,有灵性得很。

然后大棚里每天会生几盆炭火,加热空气,小猫咪们,鸡鸭们,也能在菜园子里活动活动。

人多力量大,村里的积雪很快就扫完了。

李响身为村长,挨家挨户去走访,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当然,不是空手去,多少都拎一点米面油,有的年纪大的,还多给一两支韩国高丽参。

还好,今年大家准备充足,房子也都提前进行了加固,不至于有太大问题。

李响到三婆家的时候,三婆一个人正在烤火,因为是新房子,炭盆里赤红一片,暖烘烘的,李响问三婆要不要去自己家住,因为去年是在他家住的。

但三婆连连感谢,然后婉拒了,毕竟在李响家蹭吃蹭喝有点不好意思,而且在别人家里,毕竟没有自己家里自在。

李响也就不强求了,给她拎来了一些米面肉食,两支天级高丽参,还有几箱竹炭。

李响也带着姚瑶、赵雪晴、雷晓慧、雷家明等人去景点的两处避难所检查,质量都不错,里面空气清新,没有渗水的情况出现。

施工方在大雪降临之前就撤走了。因为第三期避难所的方案和图纸还未最终定稿,而第二期的毛坯已经完成。而想要装修,得等一段时间,墙壁彻底干透了才可以。

由于在山腹内,想要彻底干透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

避难所在挖的时候进行了加固,干燥之后又做了防水,然后又进行了一次加固,墙壁非常厚实和坚固,是按照《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来设计和建造的,可以抗9级地震。

自然,也能当防空洞。

投资巨大,但也值得。

要不然,地震一来,塌方了,所有人都被活埋在了里面,那不就搞笑了吗?所以质量方面抓得很严。

在检查的时候,虽然是毛坯,但大家也看着极为满意,摸着墙壁和柱子,直说结实。姚瑶、赵雪晴、雷晓慧三人都选了合适的房间,日后要作为自己和家人的居所。

三女都很有分寸,没有挑最好的,因为她们知道,最好的几间,李响肯定是有安排的。

至于第一期避难所,她们更是想都不敢想。那个地方,李响跟她们提过,是要按豪宅的标准来装修的。

独栋豪宅那种,独占一个山头。

而第二期,则相当于高档的精装小区。

至于第三期,就相当于廉价的安置房。后续的一些项目,也基本上是安置房级别,按照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来设计。

这个廉价,专指后期的装修成本、居住体验等方面,而不是安全方面。

安全方面,所有的避难所都是一个级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