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算法风波3
tesla外卖不出意外地占据了中高端外卖市场。
好团和蓝标厂虽然也针锋相对地推出了食品安全管控,他们也装模做样地接入了商家的监控影像。
但是,他们的算法完全跟不上。
好团和蓝标厂先是各自内部研发部门发力,可是他们弄出来的算法错漏百出。
诸如什么分不清顾客和员工,更别提对烹饪过程进行研判,它俩的算法就是一个大号的云端监控系统罢了。
而最要命的是,好团和蓝标厂没有足够的中高端外卖市场来支撑利润,且他们背后的投资方在tesla入局之下又怂了,根本不敢加大投资补贴商家和骑手。因为他们不认为自己烧钱烧的过tesla。
没有足够利润支撑,强行上监控肯定是会招人恨的。并且这套监控算法还是屁用没有的。
好团和蓝标厂最后也就只是在每笔订单的详情页面,增加了查看监控影像的功能。
然后没过多久,这一举动就遭到了商家的集体抵制。
因为那些商家要是公开了自己的烹饪过程,那还卖个锤子的东西啊,监管部门第二天就要上门来查。
标榜鲜肉的每天都从冰箱里拿出成堆的冻肉,标榜现煮的却用的是各种预制菜。
最狠的是那些科技与狠活在监控下怎么活。那后厨是能随便公开的吗。
很快,商家们就阳奉阴违,搞出了摄像头就对着成品区拍。
在利润不足品牌力不行,以及算法太low,多重叠加之下,好团和蓝标厂彻底gg了。
他们只能去吃tesla外卖不碰的中低端外卖市场。
但林远显然有着彻底清扫外卖行业的想法。
算法这东西最大的成本在于发明和验证它的过程,一旦验证完成后,批量部署时主要就是硬件成本了。
可即便如此,中低端外卖市场依旧很难支撑起这一套玩法。
配置高清摄像头姑且还算是一次性投入,但管理体系的建设却是无法通过算法来完成的。比如有的小餐馆里的服务员是上年纪的大爷大妈,又如何让他们理解流程和规范的概念呢。
说白了,就是有大量的小餐馆根本负担不起过高的管理成本,即便是在算法优化之后的管理成本,他们也无法负担。
林远的这套玩法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其实就是和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流水线一个道理。标准化之后就是形成规模化,这套方式天生适合加盟店等大型餐饮实体。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大量的大型餐饮企业跑来和tesla外卖洽谈接入这套管理模式。
甚至不少生产型企业也跑来洽谈。
tesla龙国管理高层摩拳擦掌,想要将这套管理模式推广到各行各业。
但是,林远很快就叫停了。
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套算法一旦跑出外卖行业之后,会在其它行业孵化出什么样的怪胎。他自认为对外卖行业已经很了解了,可是在推行这套算法的过程中仍旧出现了很多他没有预料的情况。
如果贸然推行到其它行业,落到那群唯利是图的家伙手里,鬼知道会不会出现血流成河的场景。
林远可以通过和musk的私人关系,强行压住tesla龙国管理高层的盈利冲动。
但他可压不住其它公司的人。